2019年11月,华熙生物(688363.SH)-华熙国际时代美术馆再度承办中国原生态文化的公益项目“云中”系列活动,以多层面展现、传承和推广我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悉,此次已是华熙生物(688363.SH)-华熙国际第九年举办“云中”系列公益活动。从2011年开始,华熙国际秉承着对中国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与传承文化的追求,截至目前,已走过全国十几个少数民族聚集的省市自治区挖掘非遗文化,从云中走出的民族文化传承人已超过百位,“云中”系列展览累计观展人次达到20余万人,对于提升民族文化的公众认知、推动中国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起到巨大的作用。
2019年,是“云中”系列活动举办的第九个年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作为新中国、新社会的组成细胞和强国建设的基础,“家”庭的意义更显重大,“云中家歌”也就成为今年“云中”活动的主题。
2011年,面对非遗文化快速凋零的现状,“云中”系列公益活动正式推出。“云中”的初心与时代美术馆一脉相承,旨在挖掘即将消逝的传统民族文化,并以创新形式进行传承、展示和推广。
第一届“云中牧歌”的举办,正是以名家邀请展与音乐会的形式,拯救世居东北地区、人口不足万人的鄂伦春族的乡土文化。
“云中”系列活动发起人、华熙生物科技-华熙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对此表示:
“云中精神”就是要帮助民族文化守护者解决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帮助青年传承人重拾文化自信,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重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之美。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重新包装,让其更贴近年轻人的审美模式和精神需求,从而让更多人了解、认可原生态艺术,让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人更好地走出家园、走向市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的脊梁,更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传承,从来都不是一代人的任务,而是一个民族的世代守护。每届“云中”活动的投入虽然巨大,但赵燕女士表示:“不要认为给予很伟大,接受才是真正的伟大。”只有民族文化青年传承人的接受,才能为非遗文化真正带来光复与传承的希望。
2012年,来自彝族、傈僳族、纳西族等民族四位云南原生态歌者组成的木给帕乐队走上了云中山歌的舞台,现场弹唱起牧歌、情歌、祝酒歌等各种彝族原生歌曲。纯净的嗓音、嘹亮的歌声、饱满的热情仿佛让大家走入了彝族大山,而龙头琴、口弦等彝族特色乐器的表演,也让彝族文化的魅力更加深入人心。借此,原本仅是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乐队,正式踏入北京演艺市场,成为云南原生态非遗音乐的代言人之一。
华熙生物科技相关公益活动负责人表示:“家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影响深远,具有诸多不可描状的历史痕迹与情感温度,“云中家歌”公益活动将于2019年12月份如期上演,融合艺术展览与互动、歌舞表演、民族乐器演奏、地方美食品尝等多种艺术形式,将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再添新彩,助力非遗文化“活下来”、“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