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观察 > 宏观 > 阿里云超越亚马逊和微软总和 亚太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阿里云超越亚马逊和微软总和 亚太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宏观2019-05-08 93来源:互联网
在云计算基础设施领域,阿里云在亚太区域市场排名第一,2018年市场份额为 19.6% ,超过亚马逊AWS(11.0%)和微软Azure(8.0%)的总和。纵观阿里巴巴与亚马逊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是那些方面决
日前,市场研究和咨询机构 Gartner 发布2018年全球 IT 服务市场报告显示,在云计算基础设施领域,阿里云在亚太区域市场排名第一,2018年市场份额为 19.6% ,超过亚马逊AWS(11.0%)和微软Azure(8.0%)的总和。
 
       不仅是 2018 年,2017 年阿里云在亚太区域市场份额为 14.9%,AWS 为 11.2%,Azure 为 7%。也就是说,在整个亚太地区,阿里云已经两年排名第一。
 
     亚马逊 AWS 从 2006 年诞生之日起,就一直领跑全球云计算。今天,在亚太地区,阿里云能够有这样的成绩,也许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想到。
 
  不过,纵观阿里巴巴与亚马逊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这两家世界级巨头何其相似,又何其不同。而这些异同之处,正决定着阿里云能够在发展近 10 年之后「冲出亚马逊」。
 
相似点
 
  众所周知,阿里巴巴与亚马逊都是以电商业务起家。发展至今,他们在各自国家的电商市场中也有着同等地位和影响力。而在云计算方面,两家也有着 3 处明显相似点。
 
  首先,云计算业务都是源于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倒逼创新。虽然两家企业所处IT基础环境、互联网普及程度、消费者购买与支付习惯都不相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电商业务在各自国家的快速发展。
 
       其次,阿里云与 AWS 在公司战略层面,都定位于为整体商业提供基础设施。而阿里和亚马逊的出现,让生意以更简捷的方式从线下走到线上。并且随着互联网的渗透,生意人所能达成交易的市场覆盖面也越来越广。从电商的角度来说,阿里与亚马逊都是承载商业的基础设施平台。
 
       最后,创始人对于云计算,都有着坚定的战略投入。从马化腾和李彦宏的表达来看,也许他们并不否认云计算的价值,但至少当时腾讯和百度在云计算方面的投入是迟疑的。而马云的坚决则让阿里云抓住了国内云计算发展的先机。
 
上述这 3 个相似点,决定了「为什么在众多IT巨头之中,是 AWS 和阿里云最终跑了出来」。而与 AWS 相比,阿里云又有 3 个非常明显的独有特征。这是亚马逊 AWS 所不具备的。
 
不同点
       第一点,All in Cloud
  
  在今年 3 月 21 日召开的 2019 阿里云峰会北京站上,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张建锋明确表示,目前,阿里巴巴大约三分之二的业务跑在公有云上。
 
      首先,以阿里巴巴的业务体量、业务复杂程度、交易支付等环节对准确性的要求,它自身全部基于公共云,是对行业的一种最佳实践示范。All in Cloud 意味着阿里内部将全部采用阿里云上的技术和产品,外部客户用的是什么,阿里自己用的也一样。
 
      最后,达摩院将成为前沿技术的输出中心。三年投入 1000 亿的达摩院,在机器学习、芯片、量子方面已经有不少成果。这些尖端技术和阿里云的结合,可以让云保持技术的代差优势。
 
      第二点,生态的最佳实践
 
      阿里集团业务众多,每个知名业务,几乎都设计了自己的品牌吉祥物。很多人调侃,现在的阿里巴巴,就像一个动物园,飞猪、钉钉、盒马等等。
 
  而这些业务的出现,都是基于阿里自身的技术和经验进行持续创新的案例。
 
      其次,阿里经济体内丰富、复杂的场景,将给云更多的输入。ToB 与 ToC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ToB 产品需要有场景属性,需要在实际场景中提炼逻辑。即使放眼世界,能有如此之大的互联网规模、企业级复杂程度、以及在数据和支付方面金融级准确性,阿里也是独一无二的,是亚马逊所不具备的。
 
      第三点,数据智能
 
      毋庸置疑,阿里巴巴如今拥有极其海量的数据信息,每天要处理的数据量达到了 100PB(央视 60 年总共的视频数据量也仅有 80PB)。而海量数据,正是实现数据智能的先决条件。
 
   在数据智能领域,阿里云推出了创新的城市大脑应用,这是城市管理的创新实践。这背后是阿里数据智能技术在线下场景的具体落地和实践。
 
      所以,阿里云构建了应对海量高并发的互联网分布式架构、下一代数据库 POLARDB、中台技术、云原生的产品和能力。这些能力将帮助企业实现核心技术的互联网化。
 
      现如今,阿里云在亚太地区坐稳了云计算市场占有率的头把交椅。等待它的将是更远的征途!

上市公司PR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