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观察 > 宏观 > 穿过尘嚣走了180年的宝洁,如何走下去

穿过尘嚣走了180年的宝洁,如何走下去

宏观2019-05-30 66来源:互联网
在宝洁诞生一百八十年后的今天,在中国本土高性价比的同类商品冲击下,曾经中国市场份额达到一半的宝洁,如今无论在功效还是价格上都无法在海量的本土品牌中脱颖而出,技术高
近期,宝洁在中国成为一个颇具争议色彩的话题,一个180岁的老人,穿过历史尘嚣经历战争又走过和平,该如何在盛世继续燃烧生命活力呢。
 
从1988年进入中国,宝洁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成长。在此期间,遭遇过两次增长困境(失速点),一次是1997年被国民品牌雕牌狙击,但经过短暂调整,在2000年后重启高速增长。
 
第二次就是现在,从2014年左右开始,中国市场出现了明显的消费分级现象,这给宝洁带来了诸多挑战。
 
用宝洁高管的说法就是:“我们没有跟随上消费者的变化”。
 
诸多迹象表明,宝洁这次遭遇的困境,确实比上次被雕牌狙击要严峻的多。从公司年报来看,2014年开始,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持续下滑。
 
不过,在2018年,宝洁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股价上涨近50%,大幅度跑赢同期的标普500指数。
 
虽然2018会计年度的净利润出现了较大的下滑,但是宝洁的营业收入出现了同比正增长,为5年来首次。
 
任何一家企业都会遭遇困境,但不是每一家企业都像宝洁一样煊赫过,至少在过去30年,宝洁在中国市场的运作是非常成功的。
 
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日化产品领域,宝洁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50%。去超市转一圈,比比皆是宝洁的产品。
 
宝洁缘何成功?本质上讲,是应用HBG理论的成功。什么是HBG理论?
 
HBG是How brands Grow的缩写,这个理论来源于Bryon Sharp教授的一本书,被称为营销界的圣经,因为它揭示了用户购买和销售增长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表达为一个公式:
 
品牌增长=渗透率X想得起X买得到
 
也就是说,想要实现品牌的增长,首先要提高产品的渗透率,然后要让消费者在产生需求的时候想得到你,之后产生购买欲望,还要能买得到你的产品。
 
基于这样的启示,宝洁的营销思路一目了然。
 
1. 要做一个大品牌
大品牌才能有更多更广的用户,用户基数大才能谈忠诚度、渗透率。 
 
2. 要使用大媒体
大媒体才能触达大众人群,通过不断进行广告投放,让消费者记住品牌,有购买欲望的时候才能想到这个品牌。 
 
3. 使用大渠道
这个也容易理解,大渠道才能让消费者买的到你。
 
总结起来,宝洁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就是:大品牌、大媒体、大渠道。

可是现在宝洁似乎慢慢的离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远了,在本土高性价比的同类商品冲击下,宝洁无论在功效还是价格上都无法与之竞争,技术高速创新,新的概念和产品层出不穷,宝洁如何安稳走下去过两百岁生日,还是像柯达和诺基亚一样慢慢淡出公众视野沉淀在人们的记忆里,我们需要拭目以待了。

上市公司PR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