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观察 > 基金 > 监管出手治理基金:40天19家私募基金吃罚单

监管出手治理基金:40天19家私募基金吃罚单

基金2020-08-16 1107来源:互联网
新发基金增长迅猛,在近年来私募基金快速扩张的背后,一系列风险隐患、违规操作等弊端逐渐暴露。部分机构在销售产品时存在违规行为,多地证监局出手治理乱象,已有私募机构“吃
新发基金增长迅猛,在近年来私募基金快速扩张的背后,一系列风险隐患、违规操作等弊端逐渐暴露。部分机构在销售产品时存在违规行为,多地证监局出手治理乱象,已有私募机构“吃”到罚单。今年以来,私募基金公司接连收到罚单,可见监管层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之强。7月以来,40天的时间里已有六家证监局及中基协对总计19家私募基金机构采取了监管措施。自今年7月1日至8月10日,大连、深圳、浙江等六地证监局及中基协陆续下发19张罚单,涉及私募基金备案信息不准确及未备案、信息披露违规、未落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承诺最低收益、合同执行违规等多种违规行为。
 
大连、浙江、深圳成重灾区
据统计,自7月1日至8月10日,各地证监局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陆续发出19张罚单(包括事先告知书、纪律处分复核决定书),其中,大连证监局、浙江证监局、深圳证监局均开出四张罚单。
不久前,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的注销私募名单上,上海良卓资产、上海良杉资产、深圳弘泰基金、深圳市前海维亚基金、湖南九华私募股权投资等22家机构上榜,“因为公示期满三个月且未主动联系协会提供有效证明材料,协会将注销其管理人登记”。
与上述证监局作出的处罚相比,中基协监管力度又有所增强,譬如取消私募机构会员资格、撤销私募基金管理管理人登记、暂停私募基金募集活动。根据罚单内容,该公司在私募基金产品募集与管理过程中,存在部分私募基金募集完成后未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基金备案手续、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向投资者承诺最低收益等情形。
 
监管力度持续加码
随着主体地位的确定及规模的日益增长,监管力度也逐年加强。今年伊始,山西、福建等、西藏、上海多地证监局已启动2020年私募机构的现场抽查工作。
截至8月12日,年内证监会和湖南、福建等地方证监局对11家私募机构或私募基金经理,开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涉及公司或产品未备案、基金经理“老鼠仓”、向不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挪用募集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
在各地证监局对私募机构、基金销售公司重拳整顿的同时,相关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今年7月8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发布了国务院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亦是其中一项。而私募基金管理申报也更加细化,2020年2月28日,中基协发布的《关于便利申请办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相关事宜的通知》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公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申请材料清单;其二,全流程公示申请机构办理登记进度;其三,增加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信息。

上市公司PR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