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经济强劲复苏,但流动性方面的隐忧确实在显现,所以A股震荡仍将剧烈。农银汇理基金经理叶忻表示,未来他仍然看好2021年一二季度的经济复苏态势,个人投资者需要努力看清楚各个行业的变与不变,在其中做好资产配置。
农银汇理基金经理杨鹏表示,2014年开通的沪港通是A股市场上标志性的节点,从此两地市场逐渐开始全面互联互通,估值体系逐渐接轨。农银汇理基金经理杨鹏表示,许多投资者认为港股是价值洼地,估值相较于A股明显低估,因此要以A股的估值逻辑重塑港股的估值体系。目前两地市场的接轨和融合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未来会进一步深化。
农银汇理基金经理叶忻则认为,随着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个人投资者想要取得比较理想的收益,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如果把投资维度定位为3-6个月,那么抓住经济运行的主线,判断市场的准确度会大幅提高。
农银汇理基金经理杨鹏表示,其实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有着不小的差异,很多看似低估值的机会从长期看其实是价值陷阱。其中,港股和A股市场最大的差异在于投资者结构。相比较而言,A股市场散户参与度仍然较高,而港股则恰恰相反,是一个机构投资者占主导的市场。
此外,港股的交易结构包括无涨跌幅限制、T+0、退市制度等也都和A股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这导致了港股市场存在不少“仙股”。
尽管疫情对消费中许多细分行业创伤较大,但是我国经济规模大,且处于持续增长当中,消费整体具有极强的韧性。疫情之后高端消费恢复非常迅速,消费升级的趋势非常明显。因此,尽管疫情所带来的短期冲击较大,消费升级仍将是重要的投资线索。
农银汇理基金经理叶忻建议,个人投资者“仓位积极、结构均衡”,放弃对小波段的判断,回归到经济运作主线,尽量不要去做或者仅以较小仓位去做行业或者主题轮动,坚持长期投资,忽略短期的噪音和干扰。
农银汇理基金经理杨鹏表示,无论港股还是A股,优质的资产、代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资产,都将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取得显著的超额收益。后疫情时代,中国将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科学领域研究,努力向高端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发起冲锋。展望未来,个人投资者需要努力看清楚各个行业的变与不变,在其中做好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