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观察 > 基金 > 天弘基金规模上的“巨人”权益上的“侏儒” 年内业绩分化竞争力存疑

天弘基金规模上的“巨人”权益上的“侏儒” 年内业绩分化竞争力存疑

基金2020-08-23 938来源:互联网
自2004年11月8日起,天弘基金成立已近16年,但其成立的早期里发展并不顺利。2012年,其净资产也才刚过百亿元大关,彼时头部基金公司中,老大华夏基金已经达到了2,340.23亿元,TOP10最后
自2004年11月8日起,天弘基金成立已近16年,但其成立的早期里发展并不顺利。2012年,其净资产也才刚过百亿元大关,彼时头部基金公司中,老大华夏基金已经达到了2,340.23亿元,TOP10最后一名建信基金也有952.19亿元。2013年对于天弘基金乃至整个基金行业,都是值得重重书写的一年。2013年6月,蚂蚁金服旗下的余额宝正式上线,余额宝的横空出世,被普遍认为开创了国人互联网理财元年,同时余额宝已经成为普惠金融最典型的代表。而余额宝的底层资产正是天弘基金管理的货币基金。天弘基金深度介入互联网金融,深刻改变了“命运”,也改变了整个基金业的生态。
 
余额宝成就万亿元天弘基金,规模增长乏力显颓势
值得注意的是,余额宝给天弘基金带来规模上飙升的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天弘基金的营收状况,天弘基金逐渐地成为中国最赚钱的基金公司。数据显示,2012年末的天弘基金,其营业收入为1.138亿元,净利润为-1,535.5万元。而到了2013年就已经扭亏为盈,营业收入为3.5403亿元,净利润为1,092万元。2019年年报披露,天弘基金的营业收入为72.4亿元,净利润为22.13亿元,其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二大指标上,位居全市场基金公司第一。
 
从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的指标上看,天弘基金2018年达到了最顶峰,当年营业收入实现了101.25亿元,净利润总额达到30.68亿元。但是在面对2019年结构性行情时,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总额反而大幅下降,营业收入为72.4亿元,净利润总额为22.13亿元。营业收入、净利润总额同比2018年分别下降28.49%、27.86%,同时比2017年大幅下降。
 
总规模上的“巨人”权益上的“侏儒”,
2013年后天弘基金凭借着余额宝,一跃进入头部玩家行列。但是我们通过下表2013年-2020年二季度天弘基金各类型基金规模的变化可以看出,虽然货币基金和总规模都在逐年飙升,但是非货币基金规模以及关键的最能体现基金公司投研实力的股票型和混合型这类权益基金的规模却增长乏力。
 
截至2020年二季度,非货币TOP5分别为易方达基金4,009.05亿元、博时基金3,474.15亿元、广发基金3,240.81、华夏基金3,220.70亿元、南方基金3,138.09亿元。而同期,天弘基金的非货币基金规模仅为992.09亿元,排名27位。
 
羸弱投研实力跟不上梦想的速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天弘基金想把指数基金作为其新的增长点,但是这个宏伟蓝图面临着种种的困境。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指数基金的规模普遍太小,规模最大的天弘沪深300ETF联接A/C,合并后规模为63.19亿元,而天弘沪深300ETF也仅为58.55亿元。就算是2019年天弘基金重磅推出并给予厚望的创业板ETF,也只不过31.44亿元的规模,与主流的创业板ETF 相比规模太小。
 
另外,虽然天弘互联网去年以来的净值涨幅不错,但是产品的规模却没有有效放大。根据基金二季报,二季度末基金的规模仅为25.57亿元,这与同行的诸多爆款产品相距甚远。

上市公司PR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