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观察 > 专栏 > 林毅夫:预计2019中国经济增长6.5%

林毅夫:预计2019中国经济增长6.5%

专栏2019-01-14 180来源:互联网
美中关系国家委员会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于1月9日在纽约联合主办2019年中国经济展望论坛,来自中美两国的百余位经济界和商界人士出席,主题不意外地包括:中美贸易战、中
美中关系国家委员会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于1月9日在纽约联合主办2019年中国经济展望论坛,来自中美两国的百余位经济界和商界人士出席,主题不意外地包括:中美贸易战、中美贸易谈判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中国2019年的经济预测、以及中国改革在2019和未来的方向。
 
整体而言,这场活动 “房间里的大象”是:主办方在去年12月发出的两次活动预告中,演讲者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但是他并没有出席。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在论坛演讲之后没有提问的环节,会后在私聊的情况下,媒体追问他对向松祚去年12月在人民大学总裁班演讲的看法。当时向松祚指出中国经济下行严重,GDP增速并非统计局说的6.5%,而是1.67%,甚至可能为负数。林毅夫认为向松祚对中国经济现状的评论数据不正确,但没有提出确切的反驳论点,似乎急着寻找会议厅的出口。
 
2018年初,林毅夫在同样位于纽约的论坛(有趣的是,在北京没有对等的美国经济预测年会)中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将保持“三个不会改变”:中国将坚持深化改革,经济将保持较高增速,中美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仍然具备良好基础。当时他表示,中国到2030年代前有潜力保持6%的年经济增长率。
 
可是,过去一年来在美中贸易战的叫嚣声中,尽管中国政府和领导层在不同场合不断强调深化改革,却引来普遍的质疑:改革是否越来越走回头路?经济急剧减速,也令人质疑中国成长的速度是否仍然依照官方的数据?而中美贸易战似乎给互利共赢的口号立下了坎坷的基础。那么今年林毅夫和其他中美问题专家怎么说?
 
林毅夫在演讲中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是:中国经济在今年会急剧放缓还是保持可观的增长?他认为其实2018年中国经济的总体状况还行,中美贸易战的效应还没有完全体现,到最后一个季度经济才呈现非常明显的降温,这主要是由于供应链的结构性改变。在贸易战之前,中国正在经历多方面的改革,包括2016年开始的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而到目前为止实践上强调的是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林毅夫认为这些改革都具有争议性,我们应该为中国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喝彩。但是,这些努力也带来它们的副作用,比方说去杠杆,意味着信贷减少,信贷成本增加,同时也提高了投资的成本。去产能使钢铁价格翻为原来的三倍,由于钢铁产业的下游多半是私人企业,这使得它们两头遭挤压:利润下降,又没有信贷可言,更是为投资的环境雪上加霜。
 
在中国令人惊艳的成长速度下,环境保护也付出了代价。贸易战造成的心理因素,使得投资意愿降低,造成经济更为放缓。但林毅夫对2019年保持信心,他认为中国仍然会以6.5%左右的速度增长,因为他认为去产能、去库存和去杠杆的任务都已经完成,现在可以专注于降低行政及实施成本,以及铲除经济成长的“瓶颈”。
 
中国政府的举措包括减税,新的税法规定企业营收100万元以下的税率减低到5%,营收在100万到300万之间则为10%。在铲除官僚作风方面,林毅夫引用了世界银行最新的营商环境排行数据,显示中国的行政效率已经从原来的第78名上升到第46名。另外增加自贸区、减少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鼓励外商投资,这会使以前大多数集中在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到高附加值的行业。加上鼓励基础建设、改善环保等等,这些都将会激励更多的商业机会。林还强调目前中国的城市化仅达到人口的59%,因此仍然有成长空间,对于投资者来说仍然有很多的机会。
 
中国政府的工具箱里面,不但有财政政策,还有货币政策。中国对大型银行储备金的要求是14%,中小银行是12%,但《巴赛尔协议》的要求只有8%,因此中国政府可以降低储备金要求,使释放出来的资金能作为私企信贷之用。中国个人存款率高,达到GDP的45%,这些都有助于今年私企投资的增长。从民营企业的角度来讲,习近平在去年在四次演讲提到要保护鼓励民营企业。中国现在GDP占全球的16%,如果中国仍然保持6.5%的年增长率,它将会对全球的增长贡献一个百分点。林毅夫还解释,他对于中国经济乐观的原因是中国政府有连续性。

上市公司PR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