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新闻 > 公益 > 宜信财富公益万里行:中美青少年携手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

宜信财富公益万里行:中美青少年携手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益2019-10-09 1028来源:互联网
2019年,由宜信公司主办的公益活动宜农万里行迎来了第10年。据统计,活动开展十年来,已有17万名宜信出借人的爱心汇聚,累计出借金额达3.3亿人民币,直接受益农户超过27000位,将公
2019年,由宜信公司主办的公益活动“宜农万里行”迎来了第10年。据统计,活动开展十年来,已有17万名宜信出借人的爱心汇聚,累计出借金额达3.3亿人民币,直接受益农户超过27000位,将公益融入生活,传播给家人、朋友。此次,宜信财富发起的“中美青少年公益实践”活动,由来自美国南方大学等院校的中美两国学子组成,远赴贵州丹寨,展开了为期8天的公益实践活动,共同探访蜡染和造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访村落苗寨开展学习调研,完成有关丹寨农村发展、非遗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的调研报告。

宜信财富公益万里行:高校学子共探贵州丹寨脱贫方案

8天的行程中来,高校学子们每到一处山寨村落,为了完成调研任务,顾不上纵情山水,只希望多走访几家农户。晚上回到酒店,大家就将收集来的数据做分析整理,挑灯夜战的完善课题研究报告。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任务。真正的扶贫,不是送钱送物,而是让贫困地区实现造血功能,靠自身成长起来,这才是无数爱心人士来到这里的真正意义。不是简单的资金投入,或者仅仅为让某个人脱贫,而是需要根据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等实际情况,找到贫困的深层次、结构性原因,构建符合当地产业资源环境的高效种养模式和生产标准,系统的从资金扶持、脱贫路径、能力建设、发展机会等领域提供综合的解决方案,用知识助力乡村的脱贫致富。

行程的最后一天,分别调研非遗、产业、旅游的三个小组,在朵往颂合作社社长及专业指导老师、领队老师们的见证下,以精美小视频、情景剧及PPT讲解等多种形式,活泼的,全面的展示了他们对丹寨如何才能脱贫致富的深刻思考。负责研究非遗的小组,完美的吸收了指导教师关于结构思考力的指导,报告结构以非遗定义-保护非遗的原因-三个非遗项目(古法造纸、卡拉鸟笼、蜡染)-扶贫解决方案,这样从宏观到微观、总分总的顺序展开。每个非遗项目的研究都覆盖其价格、成本,分析在传播和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他们的解决方案并非口号式,而是基于真实的调研走访,提出了研发更适合现代人审美产品、手艺人技能培训、发展当地学会合作助力扶贫、帮助村民观念转变等具有实操意义的和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展示结束后,学子们还收获了导师们的精彩点评。

学习蜡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蜡染以贵州丹寨苗族最具代表性,又以排莫村最佳,被称为“天下第一染”,作品曾两次在白宫展出并被收藏;石桥村,国家级非物质“古法造纸”传承地,完整的保留着《汉代造纸流程图》所记载的树皮造纸的千年民间工艺。可是这两个承载着中华民族荣耀的地方却非常贫困,尽管有着朵往颂合作社、以及背后宜农贷的长期帮扶,但是交通不便,销售渠道匮乏,教育水平低等问题依然突出。



比起化学染,古法蜡染的制作过程很慢。得到染料很慢,画蜡脱蜡很慢,成衣缝制很慢,缀上绣花很慢,一件成衣或画布有时需月余才能完成,却是独一无二,浑然天成。古法造纸也同样非常复杂,但是纸张可以保存长达1500年而不腐烂,彩色纸张即使经历暴晒也不会褪色。这里的老艺人们一代一代,尽他们所能,通过电视、报纸、公众号等各种途径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来。非遗的传承,要很坚持,不将就,不妥协,才能在漫长岁月里原汁原味传承至今。
 


在染娘老师的指导下,学子们凝神静气,努力的掌控着手里的小蜡刀,沾上液体蜡,绘画题材也是五花八门,有传统的龙飞凤舞、山水意象,还有脑洞大开的卡通人物、英文单词、表情包。画好后浸在蓝色的母水里上色,再晾晒成一排,在绿水青山中煞是好看。
 
 
 

 

上市公司PR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