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新闻 > 人物 > 深圳宁南山:中国经济2018年面临困难的五大原因是什么?

深圳宁南山:中国经济2018年面临困难的五大原因是什么?

人物2019-01-01 146来源:互联网
深圳宁南山:中国经济2018年面临困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转载自公众号:宁南山

原文标题:
2018年中国经济的一些简单总结和对2019年的期望

选取的部分是关于2018年中国经济及中国企业面临困难的原因分析,非常值得大家一读。


至少到目前为止,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不显著,

实际上一直到11月份,我国对美国出口还是增长了9.8%,而1-11月累计出口美国增长12.8%。全年对美贸易顺差创下历史新高。

我们感受到的经济减速,主要还是内部出了问题,内部问题永远是第一大问题。

 

我们先看下企业的经营状况,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168.8亿元,同比增长11.8%

总利润6.11688万亿元人民币,看起来这个增速还可以。

但是我们仔细的分开看,其中采矿业利润总额为5270.4亿元,增长高达45.1%,而制造业的利润总额增长仅为9.9%

采矿业为啥增长这么快呢?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332.8%

 

我们再看制造业里面利润增长最快的几个行业: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2354.7亿元,增长15.7%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4900.2亿元,增长19.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954.3亿元,增长44.2%

非金属矿物制品,其实可以称之为建材业,主要用于建筑材料。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862.3亿元,增长50.2%

黑色金属指的是铁及其合金,以钢铁工业为主。

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1895.2亿元,增长21%

通用设备制造业利润2372.8亿元,增长10%

 

也就是说,今年我国企业新增利润来源主要来自石油开采、钢铁、化工等行业。

按照统计局的说法,

1-11月份,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石油开采,钢铁,建材,化工,专用设备制造业,

5个行业合计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76.6%

可以看出这五个行业都是重工业相关,化工和石油强相关,

专用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显然也跟石油,钢铁,建材,化工等产业的发展有关系。

 

对比之下,更能体现产业升级,更能体现技术水平,也是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利润排在前三位的两大核心产业,

利润总额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一的汽车制造业,1-11月利润5453.2亿元,下滑6%,背后的原因是汽车销量大幅下滑。

利润总额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三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11月利润4194.3亿元,下降0.4%

举一个例子,我国今年智能手机销量大幅下滑,

根据工信部旗下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

2017年国内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4.91亿部,同比下降12.3%

2018 年前 11 个月,国内手机累计出货量达到3.79 亿部,同比减少了15.6%
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从超过5亿部的高峰,跌到了今年大约4亿部的水平。

 

企业面临的困难到底是什么,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是上游去产能,以及今年国际油价大涨带来的成本上升

我国在去产能方面,态度是坚决的,而且是连续不断的,

201835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18年钢铁、煤炭去产能目标: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

1-7月份压缩钢铁产能2470万吨,完成全年任务超过80%

1-8月累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约1亿吨,完成全年任务的67%

也就是2018年我国仍然在坚持的去产能目标,坚决的完成过剩产能出清和优化。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2016+2017年全国钢铁行业完成去产能大约1.2亿吨,

煤炭部分2016+2017年也完成了4亿吨的产能清退。

201811月,按照经济参考报报道,由于去产能执行坚决,十三五制定的五年压减煤炭产能5亿吨、粗钢产能1.5亿吨今年就能全部完成,比目标提前了2年。我很好奇,今年就完成了,那2019年和2020年准备干什么呢?

 

坚决的强硬的去产能带来了什么后果呢?正面的说就是去产能行业,包括钢铁,采矿业等出现了利润大幅度的上升,不管是2017年还是本文前面的20181-11月的利润数据,去产能产业都过的非常滋润,负面的后果就是导致各种原材料价格猛涨,下游企业成本上升。

 

中国人民银行有个固定的调查,每个季度都会对5000户企业家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叫做原材料购进价格感受指数

这个指数是以原材料价格相比上个季度上涨,持平还是下降来计算的,数值越高,说明原材料涨价面越是广泛。

这个指数,在2015Q4还是45.2,,11.7%的企业家认为本季原材料购进价格较上季上升69%认为持平19.3%认为下降

2016Q1开始就逐步上升,而且非常迅速,

2016年的4个季度分别为:47.6,  54.956.763.1

2017年的4个季度分别为:68.062.965.4, 68.6

20184个季度分别为:66.1, 64.864.363.1

可以看出,自从2016年去产能开始后,该指数就迅速的跃升到了63以上,并且保持至今,以2018Q4为例,31.8%的企业家认为本季原材料购进价格比上季上升62.7%认为持平5.5%认为下降

这个数字可以和3年前比较一下,3年前的2015Q4,认为原材料价格比上个季度上升的企业家仅为11.7%

 

当然了,这几年虽然去产能,但是油价一直处于低位,因为石油的价格和其下游的化工原材料行业强关联,油价保持低位给予了企业一些喘息的空间,

但是2018年上半年全球油价出现了大幅上涨,直接带动化工原材料也成本上升,这就又对企业成本构成了挑战。

当然了,现在全球油价在大涨之后又在不断回调,这多少可以让企业缓一缓。

 

第二个因为环保和其他原因导致的民营企业各类成本上升
 

这几年的环保力度,明显比之前要强了很多,我们就看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

我们先看去年的,

2017年,随着环保法律的完善和严厉执行,各类案件数量均大幅增加。

其中适用查封、扣押案件18332件,同比增长84%

适用限产、停产案件8756件,同比增长54%

移送行政拘留案件8604件,同比增长112.9%

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736件,同比增长35%

 

我们再看今年的,

20181-9月,全国因为环保实施查封、扣押案件16019件,比去年同期(13115件)增长22.1%

限产、停产案件5322件,与去年同期(6420件)减少17.1%

移送行政拘留5871起,比去年同期(6278件)减少6.5%

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052件,与去年同期(2073件)基本持平。

以上的数据和2017年相比,尽管对企业进行停产,限产的案件数量,以及对企业负责人移交司法的数量在下降或者持平,但是查封和扣押案件的数量却增长很快。

 

也就是说,尽管在2017年的高基数下有所回调,但是今年的环保各类案件数量保持在高位运行,这对企业来说,肯定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不只是资金成本,还有法律成本。

别的不说,一年两千多件环保犯罪案件,涉案人数几千人,力度确实很大。

当然了我们也注意到,今年因为环保问题对企业进行限产和停产的案件数量出现了最大的降幅,所以相关部门实际上也是在进行调整执行策略,毕竟企业停产和限产,直接关系到大量员工的收入和工作机会。

 

第三个是征税和社保规范化带来的民营企业成本上升

由于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金税三期系统在全国全面上线并且不断升级,中国的征税能力越来越强,

比如贵州市国税局,就在20186月发了新闻,写了本局应用金税三期的税务稽查工作平台的情况。

 

其中提到“在确定重点稽查对象的过程中,我局运用平台“稽查案源信息档案”、“企业集团档案”的功能快速将多户重点稽查对象集团及成员企业的财务信息、申报信息进行比对分析,选案工作质效大为提高;

在打击虚开、骗税选案分析工作中,各级稽查局选案人员运用“发票往来分析”、“发票认证”等模块将多户涉嫌虚开、骗税企业的进销项货物品名、购销数量、使用海关专用缴款书的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实现了精准选案。”

明确的提出,该系统的上线和应用,大大的提高了征税效率和质量。

 

再比如201868日,天津市地税局就给企业发了个人所得税纳税风险提示,

“近期,税务部门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部分纳税申报数据存在较高涉税风险。如:个人工资薪金为0元或1元、单位大部分员工长期工资薪金为3500元、规模较大或经营状况较好的单位长期申报税额为0元等情形,明显不符合常理。税务机关将定期针对上述情形,进行评估核查。请相关单位和个人及时排查上述涉税风险,如实、准确进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

 

我国征税日益规范化,征税能力越来越强,带来的结果是税收的猛增,

2018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9162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4.4%

 

前面说环保风暴,不只是让企业付出财务成本,也会让企业付出法律成本,一年2000多件环保犯罪案件就是个例子。

其实这里的征税规范化也是一样的,今年12月一篇拥挤的群租房的文章在网上流传,作者就是个企业主,因为发票问题而被拘捕,不久后被释放。

 

111日中央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后,政策要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慎用刑事处罚,能用行政处罚的就用行政处罚,保障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减少企业因为核心人物被拘捕而全面停摆甚至倒闭的风险。

 

我国法制和监管还在不断完善中,客观上造成了很多灰色地带,大面积查旧账,处罚过于严厉,打击面太大并不是什么好事,

更何况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还会发生民营企业财产被转移,企业主被长期拘押等负面事件,这是不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

完全可以用更为柔和的手段,在规范化转型时期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

 

第三就是社保缴纳在越来越规范带来的企业成本上升
 

对本来还不太规范的民营企业来讲,社保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之前一直闹的沸沸扬扬的2019年开始社保全部由税务部门征收,就遇到很大的抵触,社会普遍担心这不是渐进式的逐渐规范,而是突然的成本上升,可能会造成企业出现经营困难。

毕竟已经建设了多年金税三期的税收部门,征缴战斗力比社保部门要强多了。

根据1227日的最新消息,社保由税务部门征收可能会暂缓执行,但是没有官方最终确认。

 

我国现在很多工作岗位是没有缴纳社保的,根据人社部的数据,

2017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http://www.mohrss.gov.cn/ghcws/BHCSWgongzuodongtai/201805/t20180521_294290.html

截至2017年末,全国城镇就业人员为4.2462亿人,

而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4.0293亿人,这个数字是包括了1.1026亿离退休人员,而其中在职的人员为2.9268亿人。

 

也就是说,因此我国即使是4.2462亿城镇就业人员,仍然有超过1.3亿人没有缴纳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具体比例为31.07%,也就是说只有差不多69%的岗位才有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另外在缴纳了养老保险的岗位中,也存在缴费基数不真实的问题,为了节省开支,不少企业缴费基数按照政府规定的下限缴纳,而实际发工资其实高于这个基数。

 

企业为什么不愿意缴纳社保,或者有意降低缴费基数来少缴纳社保,

背后的主要障碍就是社保费率较高的问题,我国各省其实社保费率是略有不同的,但是总体而言,各省个人缴纳+单位缴纳的比例普遍超过30%,其中最大头就是养老保险,

以深圳为例,养老保险个人缴纳8%,单位缴纳24%,这就是22%了。

医保个人2%,单位6.2%, 合计8.2%

失业保险个人0.5%,单位1%,合计1.5%

其他工伤和生育险个人不用交钱,单位缴纳一般两个加起来低于1%

也就是说,即使不缴纳住房公积金,这也是22%+8.2%+1.5%+1%=32.7%了。

 

也就是说,原来没有缴纳社保的企业,要逐渐实现社保对员工的全覆盖,

原来征缴基数不真实的企业,要应用真实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这都会带来企业成本的上升。

 

第四个是居民负债上升带来消费能力的下降,导致市场下滑,给企业重创。
 

我国居民消费今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减速,

作为我国经济增长核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月份的增速只有8.1%了,这个增速比起10月份还大幅下滑了0.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整个社会消费大幅减速,可以说是多年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情况,即使是被认为经济增速不太理想的2015年,其消费增速也保持在10.7%

2016年下降到10.4%2017年下降到10.2%

今年的形势尤其严峻,1-10月份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仅为9.2%,比起去年下降了整整一个百分点,如果放到全年看,相当于少增加了3000多亿人民币,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且从11月份继续降速来看,全年消费增速很有可能跌破9%,来到8%+这个平台,这个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就比较大了。

 

为什么呢,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今年1-9月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总经济增长率为6.7%

我们粗略的计算的话,相当于消费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经济就增长0.57个百分点,

换言之,如果消费增速每降低一个百分点,那么经济增长也就降速大约0.5-0.6个百分点。

 

消费下滑,主要还是因为汽车产业,汽车的销售金额从5月份开始,出现了连续的下滑,每个月都是负值,

5月份为-1%6月份-7.0%7月份-2.0%8-3.2%9月更是-7.1%

前三季度汽车类商品销售额同比仅增长0.2%,而去年同期增速为高达6.2%

极大拖累了整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实际上如果除开汽车,单看其他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增速,从一季度到三季度,甚至还是逐渐加快的。

 

另外11月份社消增速比起上个月下降了0.5个百分点,下降到了8.1%

除了汽车一如既往的销售额下滑之外,还叠加了全球石油价格下滑带来的汽油和柴油价格下调,所以还是和汽车相关。

这两个因素导致了11月社消增速下滑了0.7个百分点,换句话说,如果11月份把汽车和油品的消费除开,其他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比起10月份还是加快的。

汽车是我国的中产集聚行业之一,该行业的整体萎靡,反过来又会影响大量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我国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收入,除了少数公司,2018年想增长还是比较困难的。

 

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下降,尤其是购买汽车的意愿大幅下降,

主要还是以住房为核心的支出增加。

由于这几年房子去库存,带来的房价暴涨,至今房价整体仍在高位运行,

2018年上半年,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3.84万亿元,同比增长18.6%,仍然处于大幅提高的态势,这个速度不仅快于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也快于我国居民存款的增长

负债余额的快速上升,直接拖累了我国居民存款积累,今年8月份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速创下40年来的最低水平。

 

 

而对没有购房的人来说,今年的房租上涨是个热门话题和新闻,我之前微博就转过一篇10+的文章,是一个居住在深圳城中村的年轻妈妈,因为居住的房子纳入旧改,周边的房租普遍上涨,而在8月份被迫到处找房子的经历,当然这篇文章很快被删除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今年出现的房租快速上涨,也影响了消费潜力,以至于出现了消费降级的网络文章热潮,其实我国国民收入并没有降低,相反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增加的,那么何来消费降级呢?当然是由于某项支出出现了快速上升,于是不得不紧缩其他方面的开支。

 

当然,另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各种p2p平台的不断爆雷,影响了大量中国家庭的积蓄,这个影响范围非常广,涉及数百万人,也造成了群体事件,损失非常惨重。作为老百姓,只要看到收益率过高的理财平台,一定要抱有怀疑的态度。

 

第五个困难是融资方面的困难
 

这个是主要是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在这方面要和谐的多。

这个是老问题了。

 

111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新华社的通稿里面,民营企业家谈到自身的困难的时候,是讲了三大困难,形容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

市场的冰山就是指居民消费出现了问题,社消增速下滑,以及上游去产能带来的成本上升;

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是个老大难问题;

转型的火山就是指社保,环保,征税的逐渐规范化,这是要付出资金和法律成本。

 

 

上市公司PR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