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股份IPO:食品安全堪忧 募投项目经济效益“变脸”
百合股份系由荣成百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成百合”)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荣成百合成立于2005年, 2013年7月16日,荣成百合股东会决议荣成百合整体变更为股份
百合股份系由荣成百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成百合”)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荣成百合成立于2005年, 2013年7月16日,荣成百合股东会决议荣成百合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百合股份所属行业为食品制造业,是一家专业从事营养保健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拥有“百合康”、“福仔”、“鸿洋神”三大自主品牌,分别针对家庭、婴幼儿、高端人士等不同类型的消费群体。百合股份将募集27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满足公司日常生产经营,进一步确保其财务安全、增强市场竞争力。然而,接近百合股份的业内人士却向发现网指出,百合股份目前并不缺乏流动资金。
2020年6月5日,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合股份”)在证监会官网第二次披露了招股书,由创业板转战上海主板。百合股份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1600.00万股,全部为发行新股,由广发证券保荐。拟募集不超过3.9亿元资金,用于总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营销区域中心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国内保健品行业自80年代起发展,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2019年,在舆论风波、合规整顿的大背景下,保健品行业过了“煎熬”的一年。在经历严查严管的阵痛期及迷茫期后,叠加行业监管环境趋严,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合股份”)或难“独善其身”,且未来保健品行业将如何走出信任危机?
自成立以来,百合股份主要从事营养保健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随着保健品行业监管政策趋严,2019年,百合股份的营收、净利润陷入负增长。
一、业绩“急刹车”负增长,市占率不足0.4%或“落伍”于同行
2019年,百合股份业绩陷入负增长的“窘境”,且其超半数子公司连年亏损,或成“拖油瓶”。而市占率不足0.4%的情形之下,百合股份频频“踩雷”违规经营,其内部治理或存隐忧。此外,其两版招股书多处现“矛盾”,且其募投项目经济效益“随意”改动,百合股份信息披露如同“过家家”。
据2020年6月4日签署的招股书(以下简称“招股书”)及2019年6月4日签署的招股书(以下简称“2019版招股书”),2016-2019年,百合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5元、4.23亿元、5.07亿元、5亿元,2017-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15.94%、19.88%、-1.55%。
百合股份也分析称,报告期内,公司负债主要为经营活动产生的应付账款、预收款项等流动负债,而公司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无债权融资,负债规模比较稳定,而资产规模逐步扩大。
超半数子公司连年亏损,或成“拖油瓶”
百合股份旗下拥有4家子公司,分别是威海艾玫凯化妆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玫凯”)、威海福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海福仔”)、威海百合功能食品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合研究院”)、荣成市福仔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成福仔”)。
艾玫凯成立于2010年,主要经营范围是日用化妆品、消毒剂、卫生用品的生产与销售。2018-2019年,艾玫凯的净利润分别为-12.83万元、-70.9万元。
百合股份另一子公司百合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主营业务系为百合股份提供保健食品等产品的检测及咨询服务。2018-2019年,百合研究院的净利润分别为-212.29万元、-152.44万元。
其在规范经营方面屡屡“踩雷”被罚,百合股份的内部治理或存“漏洞”。而百合股份面临的问题远不止于此。
频频“踩雷”经营违规遭处罚,内部治理或存“漏洞”
2018年,百合股份在飞行检查中因在多方面存在违规行为,而被要求整改。
2017年,百合股份因生产经营不符合标准被予以行政处罚。百合股份因生产经营不符合企业标准的保健食品,而威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没收违法所得1.62万元及罚款29.16万元。2018年,百合股份因以退运货物监管方式向海关申报进口的2项货物申报商品编码错误,构成货物申报不实,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被黄岛海关处罚款0.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