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融基金旗下基金发行失败 规模不足4亿今年产品业绩失色
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火热,截至7月30日,新发公募基金首募规模已超过1.5万亿元,其中权益类新发基金首募规模超过1万亿元,仅7月份便有11只基金单日大卖百亿元以上。伴随行业马太
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火热,截至7月30日,新发公募基金首募规模已超过1.5万亿元,其中权益类新发基金首募规模超过1万亿元,仅7月份便有11只基金单日大卖百亿元以上。伴随行业马太效应的加剧,公募基金“折叠”现象更加明显,一面是头部公司跑马圈地,另一面是部分小公司在边缘化路上越走越远。
国融基金于2017年6月1日批准设立,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人民币,股东为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谷若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国融证券持股51%,上海谷若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49%。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国融基金总规模仅为3.0865亿元,在141家基金公司里位列第135位,可谓是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小公司。
国融基金在7月份遭遇一系列暴击:总经理离职、上海分公司注销、基金经理离职、基金清盘等,也使得这家次新基金公司前景变得更加暗淡。截至7月29日,该公司旗下国融融银A/C、国融融泰A/C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均飘绿,分别为-4.04%、-4.15%、-3.84%、-3.84%。
国融基金在2017年成立之后,2018年资产规模为2.76亿元;到了2019年上半年,资产规模增加至8.25亿元,2019年年底也稳定在了8.16亿元,但是到了2020年一季度规模降至4.20亿元,二季度再次下降,降至3.09亿元。资产规模几乎都处于行业后十名。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公司旗下6只基金的管理规模合计仅为3.09亿元(各类份额合并计算),且均为主动权益类基金。
国融融鑫作为今年国融基金发行的唯一一只新基金,却因为没有达到募资条件而选择清盘。
在公募基金高管变动的大潮中,国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融基金)也掀起一股“浪花”。近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总经理李宇龙因个人原因离任,董事长侯守法代任总经理,任职日期2020年7月17日。
在人员变动的同时,国融基金的管理规模也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公司旗下6只基金的管理规模合计仅为3.09亿元(各类份额合并计算),且均为主动权益类基金。
成立三年规模不足4亿
高管频繁出走的背后,是基金规模持续不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国融基金旗下6只基金管理规模合计只有3.09亿元(各类份额合并计算),每只基金平均规模不足1亿元。
面对生存考验,国融基金不得不进行增资。去年9月17日,国融基金发布关于注册资本变更公告称,经公司2019年第一届第十一次股东会审议通过,同意国融证券、上海谷若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同比例增资3000万元,增资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由1亿元增加至1.3亿元,股东及股东出资比例均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