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罗宾曾说过:“
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尔做的一两件事事,而是你一贯坚持做的事。
”在生活里,每个人都会有一直在做的事情,这就是习惯。
人的一生大约有45%的行为是自动完成的
,这就是习惯的力量。所以一个良好的习惯会收益终身。当然一个坏的习惯,也会让人终身遗憾。
我们都知道培养一个新的习惯是很困难的,就像马拉松跑步一样,很多人迟迟看不到终点,就半途而废了。
一、什么是微习惯?
所谓微习惯,就是强迫自己每天去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如果我们想培养一个新习惯,微习惯就是它的大幅缩水的版本。例如:“每天看书一小时”缩水为“每天看两页书”,“每天写一篇文章”缩水为“每天写50个字”,每天“锻炼一小时”缩水为“每天做一个俯卧撑”等。
微习惯有什么特征呢?
目标小到难以置信
不会让人产生抵触心理
没有理由拒绝完成它
每次都可以轻松完成
二、为什么微习惯有奇效?
首先,我想讲一下习惯形成的科学原理。
简单来讲,习惯就是大脑中某些神级通路。一旦某个习惯对应的神经通路,被一个想法或外界的信息激活时,大脑就会产生一个电荷沿着这些神经通路进行放电,然后我们就会产生一股想要开始这项习惯的冲动。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台计算机,那么习惯就是一个个自动化的程序。而重复就是大脑使用的程序语言。所以培养一个新的习惯,我们就得使用大脑的程序语言对我们的大脑进行编程,通过不断“重复”形成可自动化执行的程序。
微习惯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保证了我们每天都可以进行重复去操作。
其次,动力是不可靠的。
过去我读了很多自律相关的书籍,几乎所有的作者都在告诉我动力的重要性,要怎么去激发动力?可是,作者却告诉动力是不可靠的。我们不能把它当做培养习惯的策略。因为动力它是以人们的感受为基础的,要知道人类的感受就像晴雨表一样,鬼知道它下一秒是怎么样的。这完成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
微习惯之所以有用,原因之一就是它以我们的意志力为基础。只要我们的意志力没有消耗殆尽,我们几乎就不会失败。微习惯的策略注定不会让我们失败,因为它只是强迫我们每天去做一些微小到令人不可思议的行为,这些行为只会消耗我们极少的意志力。
最后,微习惯很容易变成一个完整的习惯。
心理学有一个记忆效应,说的是如果我们开始了一项事物,这项事物一直未完成,会让我们念念不忘,潜意识会驱使我们去完成它。
要知道微习惯是一个完整习惯的大幅度缩水版,一旦我们开始了微习惯,通常情况,我们都会下意识完成更多的微习惯目标,例如:微习惯的目标只是要求我们每天写50个字,事实上我们可能会写200个字,甚至上千字。这就是“完结”效应在起作用。
一旦我们养成了微习惯,完整的习惯几乎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