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某公众号里发现的一位朋友的留言,在若干庆幸我撤的早幸亏我没投P2P的消息中,这一条留言显得十分突兀。 这绝非个例,估计很多朋友投资的钱中,有一部分是代持资金,也
这是我在某公众号里发现的一位朋友的留言,在若干“庆幸我撤的早”“幸亏我没投P2P”的消息中,这一条留言显得十分突兀。
这绝非个例,估计很多朋友投资的钱中,有一部分是代持资金,也就是帮父母亲戚理财。
年底,又是一波回乡潮,一年见不了几次面的亲人都团聚了。少不了互相问问:
今年的收成如何?能剩多少钱?存在哪里?
当父母报出一个数字后,自诩为具有先进投资理念的年轻人开始感叹:“爸啊妈啊,你们把钱存银行,一年才能给你几个钱?不如我帮你们理财,一年多赚不少钱呢!”
父母又疑惑又心动,架不住劝说把钱取出来给了孩子们。
这样一来,不少人也就有了和这位网友一样的麻烦。
一、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
如果你自己手里有钱,就给父母补上,自己再去报案,说实话,老年人真的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万一如实告知,说被骗了跑路了,估计老人们大概率会忧思过度,茶不思饭不想,搞不好还得去趟医院,得不偿失。
如果你自己手里没钱,先报案,父母不追着要就不说,实在是要往回拿钱,就先撒个小谎。比如是到期退出需要时间啦,是分批给付啦,接着存利息会高一个点现在拿出来太可惜啦等等。
一般来说老人除了生病就医,没什么花大钱的地方。稳住父母的时候想尽办法节约自己的开支,然后努力再去赚钱把父母这个窟窿先给填上。
二、到底能不能帮别人理财?
“别人”这个范围看似广,但是能让你帮忙理财的肯定是信任你的亲朋好友,至少是至亲挚友了。
我的建议是最好不要,如果一帆风顺你替他们赚了钱还好,万一真遇上什么事,朋友还做不做了?亲戚还走动不走动了?你可以教给他们理财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学着去打理自己的资产。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能够让别人管理自己的资产,那么风险意识和理财能力一定不太高。尤其是有点年纪的人,基本上要么扔在活期里不管要么就存个一年定期。
如果他们推脱不想学还是想让你帮忙打理,你又实在不忍心看他们的钱通胀的太厉害的话,带他们去银行,给他们的活期换成货币基金就好了。
如果是自己的父母,可以买买国债,毕竟在他们心里,国家发行的是最有保障的。
如果你现在手里还有别人的资金,不管投资的是银行理财还是股票基金还是p2p,手里有余钱就先给人家吧,没有的话顺利到期就赶紧还给他吧,这是一颗闷雷啊!时时刻刻埋伏在自己身边,说不定哪天就响了,当然但愿不会有那一天,但是这是一个切实存在的风险点。
三、如果非要投P2P该怎么选择
不说老年人了,年轻人在投资时也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选,看着哪个广告做的大、收益高、身边人都在投就投资了。
幸运的话能看得见收益还能收回本金,不幸的话辛辛苦苦半辈子一夜回到解放前,那到底该怎么选择呢?
第一步:风险自测
在投资前,不妨先做一个风险测试,看看自己的承受风险指数是多少。做个假设,如果投资的钱全部打了水漂,会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会不会引发家庭矛盾?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话,那就不要投了。如果可以承担风险,那么再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利用工具
推荐天眼查,输入平台注册时的名称,可以看到平台的运行情况,包括一些异常情况,如果异常情况较多经营风险预警次数多,比如法人无原因的频繁更换,那么就要小心了,离它远远的。
第三步:体验性投资
选定平台后先别着急投资,登陆上去看看信息披露的怎么样,选一个标的查看一下,借款人的信息披露如何,平台的运营报告显示有多少,逾期率坏账率怎么样。对于投资者来说,平台披露越多,平台透明度越高,投资相对越安全。
如果确定了这个平台,先别大笔的投资,先拿一千块钱试试水,体验一下投资流程如何,体验好不好,回款是否及时。同时加入官方群看看客服专业度如何。
第四步:时刻关注政策
资本市场千变万化,有时候不免被政策牵着鼻子走。投资者谨记:千万不能犯懒,时不时的关注一下行业动态,看看又出了哪些新规,自己投资的平台是否合规,不合规的话有没有及时整改,假设平台迟迟没有迎合政策的意向和动作的话赶紧走人。
另外我自己还有个笨方法,加入一个薅羊毛群,光看不说话。对于那些频繁推荐的高返利平台,一个都不投。这样不能说避免所有的雷,但是至少一大半的坑也能避免。
最后还要再说一句,投资本身就是一个有风险的行为,不管是投资什么,风险性只有高低大小的区别,而不是有和无的区别。
所以说投资最好是用闲钱,切记不可挪用老人的养老钱看病钱,也不能把孩子的教育经费全投进去,在保证正常生活的前提下,拿点闲钱投资体验一下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