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观察 > 新金融 > 金融科技行业发展趋势 重心由服务C端向2B转变

金融科技行业发展趋势 重心由服务C端向2B转变

新金融2019-01-08 132来源:互联网
以C端流量为基础,将网络贷款、在线支付、资管等视为直接服务C端的主要发力点。但随着强监管和互联网流量红利日渐被瓜分,致力于开发B端业务,为金融机构提供(2B2C)相关科技服

过去,金融科技创业者或行业巨头都瞄准C端市场,以C端流量为基础,将网络贷款、在线支付、资管等视为直接服务C端的主要发力点。但随着强监管和互联网流量红利日渐被瓜分,致力于开发B端业务,为金融机构提供(2B2C)相关科技服务,成为众多金融科技公司未来布局的重点。

2018年,蚂蚁金服全面开放、京东金融转向2B、飞贷金融科技全面开放技术,对外输出移动信贷整体技术,头部企业的动向代表了当前市场看好的方向。除此之外,一些传统金融机构早已深入布局其中,还有各类互联网金融公司、垂直的技术服务商,都在分食金融科技B端市场。他们提供的服务不一而足,大数据、智能风控、精准营销、金融云……积累起一定实力之后,均开始向外输出流量、场景、技术等资源,与银行、信托、保险等持牌金融机构共同搭建金融科技生态体系。

普华永道认为,中国互联网下一个风口将出现在B端,科技企业赋能B端服务C端将成为主流商业模式,目前2B2C发展带来的平台生态已初具格局。而毕马威预计到2020年,中国相关市场规模将超过12万亿,前景广阔。

 

虽然B端服务一片蓝海,但若真正进入其中分一杯羹,则要直面比C端更高的门槛,更久的耐心以及更大的风险。直接开拓C端市场的核心要素是流量。无论依靠价格战拼补贴,还是打造各类消费场景拼体验,能导入流量,留下客户就是2C商业模式生存的王道。

 

相比之下,B端门槛更高,业务变现相对漫长。如果说2C的业务大多是烧钱拼流量赚 “快钱”,那么2B的业务核心在于是否有过硬的技术实现赋能,核心是烧钱拼技术 “慢工出细活”。对于许多金融科技公司,要战略清晰,思路明确,特别是有场景和自有金融业务的综合平台,要平衡好C端自营业务与B端技术赋能的关系,把握好短期收入和长期布局,寻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上市公司PR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