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生育率降低带来的老龄化需要尽快扭转
中国社保支出这几年保持几乎20%的增长,而且还将持续。这个支出将是惊人的。
我们对比下就知道了,2018年1-8月我国社保支出超过四万亿元,达到4.1136万亿元,增长达到18.49%,全年估计超过六万亿元,社保里面养老+医疗占了超过90%。
而我国研发投入,2017年为1.76万亿元,增长12.3%,不管是体量还是增速都没有办法和社保比较。
二是从土地财政为主体到以房产税为主体的转变
房地产现在给中国年轻人带来的痛苦指数太高。
土地开发管制和土地财政让地方政府总是倾向于压缩土地供给,抬高房价,
拥有多套房的富人个体成为最大受益者,而实际上富人个体应该是最大的贡献者才对。
税收就符合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原则,挣得越多,资产越多,缴纳的税越多,这个方式比土地财政要健康的多,也更有利于共同富裕,也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无房一族,包括城市贫民,县城,小镇和农村进城的青年,
城市房价越高,他们之中能否翻越这种大山的人就越少,
这不利于实现把农村中国变成城市中国的最终目标,不利于共同富裕,不符合先富带动后富的原则,房价应该稳定,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即让人能够去奋斗,又能让人看得到希望。这些年我国百姓生活水平在各个方面都有提高,唯独在很多地方,老百姓居住面积和条件停滞不前甚至某些方面出现了倒退,这跟严格的居住用地供给管制制度是有关系的。
发展房地产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居民的居住条件和水平,不能本末倒置。
另外就是土地财政不能持续的增收,
我国城市化率在越来越高,年轻人口在减少,尤其是三四线城市面临人口流出压力,地方政府继续依赖一次性的卖地收入来实现收入增长将越来越困难,
这需要尽快改革土地制度,开征房产税,逐步的降低土地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到合理区间。
同时也调整了穷人,中产到富人的贡献比例。
另外一个就是对人均居住面积较小的大城市,通过加大土地供应和房产税相互配合,
通过加大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的供给,减少房东将房产税通过房租形式转嫁给租客因素,
同时实现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的增长,老百姓居住的房子面积提高,不只是老百姓居住条件改善了,也把房产税征税的基数和面积增加了,而且可以有效的刺激消费。
第三个是先进产业的崛起
下图是2018年7月,我国全国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占比,仅仅为13%。
就算高技术制造业以15%的极高速度增长,也就是贡献不到1个点多点的增速。
更何况高技术制造业,在全国的分布极不平衡,我以前的文章写过,全国一大半的高端产业集中在北上广深+成都南京武汉杭州等十几个大城市。
我国大量的城市,可以说一座高技术工厂都没有,当然要靠基建,房地产,传统中低端工业,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大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