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富邦基金权益产品乏力,成立九年7年亏损
8月4日,方正富邦优势精选一年定开今日首发。该基金在有效管理投资风险的前提下,精选景气行业和优质成长股标的,力求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
8月4日,方正富邦优势精选一年定开今日首发。该基金在有效管理投资风险的前提下,精选景气行业和优质成长股标的,力求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封闭期投资策略为遵循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动态把握不同资产类别在不同时期的投资价值、投资时机以及其风险收益特征的相对变化,追求股票、债券和现金等大类资产的适度配置。基金管理人为方正富邦基金,方正富邦基金于2011年6月30日正式获批,是首家获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陆台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同时是首家获批的陆台合资基金管理公司。
2019年,方正富邦基金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68%,实现净利润-3018.12万元。究其原因,货基一枝独秀、权益产品发展不利或首当其冲。
主动权益类产品规模岌岌可危
2019年,方正富邦基金总规模为199.03亿元,位列140家基金公司里的第81位。但是观察基金规模结构我们发现,方正富邦基金的非货币基金规模只有60.16亿元,而货币基金规模有138.87亿元,也就是说货币基金规模已经占到了69.77%!在全部因上市公司股东而曝光业绩的48家公募中,去年净利润为负的公募仅有4家,而除去东吴基金外,方正富邦亏损金额排在了倒数第二位。公司成立以来,仅有2015年和2016年净利润实现正数。
在方正富邦一季度末218.2亿的资产规模中,汇聚了全部主动权益产品的8只混基规模仅约为8.10亿元,基本上是单只产品1亿元左右。自2019年以来,方正富邦还新发成立了多只主动权益类混基,具体包括信弘、天鑫、天睿、天恒、天璇和科技创新,但是按照一季度末的最新份额来看,这其中规模最大的产品天恒A也不过是1.19亿。
方正富邦基金的其他产品在2018年之前几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原因主要是2017年4月,因基金投资运作、基金销售、风控合规等环节存在违规行为,方正富邦基金被证监会责令整改,暂停受理公募基金产品注册申请12个月。
截至8月3日,方正富邦基金目前的三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今年以来收益分别为:方正富邦创新动力C今年回报29.2424%,方正富邦创新动力A今年回报29.4635%,方正富邦红利精选A回报23.7919%,方正富邦红利精选C回报24.1789%,方正富邦科技创新C回报21.34%,方正富邦科技创新A回报21.53%。而截至8月3日,今年以来全市场1286只偏股混合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37.46%。也就是说,方正富邦基金的偏股混合基金还远远没有达到市场的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只基金的规模全在2亿以下。
基金经理公司高管频繁变动
成立以来频繁变动高管,公司治理连续性受影响 。方正富邦基金自成立起共发生17次高管变更,其中董事长变更4次,总经理变更3次。成立仅3个月时间,2011年10月,原督察长林芑离任,2012年5月,原总经理宋宜农因个人原因离职,2014年4月,原副总经理杨广明辞职,2015年4月,原董事长雷杰辞职,后由何其聪接任董事长一职。2015年6月,原副总经理张金良、徐进先后离职。
有业内人士分析,高管的变动,尤其是公司核心骨干层面的变动无疑将对基金公司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高层的频繁变动在业务层面可能影响基金经理能否安心做投研;对公司治理而言,也会影响其连续性。
基金经理也略显“势单力薄”,体现出方正富邦在人才储备上的捉襟见肘。方正富邦基金目前有7位基金经理,除了一位王靖任职年限在6年以上,其他6位基金经理任职年限均在3年以下,还有两位任职年限不足一年。 而这背后其实是因为公司基金经理团队的频繁离职。
成立九年来7年亏损,何时才能摆脱亏损泥潭
除去稳定住现有的高管队伍外,若想改变净利连年亏损的尴尬现状,调整产品结构、改变货基独大的局面才是当务之急。虽然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市场利率已处于低位,利率的下行空间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机构客户投资债券基金的顾虑较大,但是方正富邦基金产品发行受阻,除市场和投资者偏好等因素外,或许还与公司本身竞争力较弱加之规模较小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有关。
成立九年来7年亏损,高管和基金经理团队频繁变动,货币基金占比太高,此前还曾经有基金募集失败,方正富邦基金此次新产品发行之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