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根据上交所近期发布的公告显示,科创板上市委将于6月11日审议3家企业的上市申请,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光股份”)在列。
这已经是福光股份第三次对资本市场发起进攻。
根据招股书,福光股份此次科创板IPO,计划发行不超过388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为25.26%;计划募集资金约6.51亿元,分别用于全光谱精密镜头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一期)、AI光学感知器件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和精密及超精密光学加工实验中心建设项目,保荐机构为兴业证券。
第三次冲刺A股
据了解,福光股份曾于2016年接受上市辅导拟IPO,辅导机构为国信证券;但在2017年末,福光股份成为*ST厦华的重大收购标的。后因为申报资料准备不及时,放弃该次申报计划。
2018年12月,福光股份向福建证监局报送了辅导备案材料重启IPO,并于2018年12月18日获得受理。但因公司存在可能未能达到预计市值上市条件而中止发行的风险,甚至发行失败的风险。
核心技术生产的产品收入占比偏低
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福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7亿元、5.8亿元和5.5亿元。其中,定制产品实现营收分别为2826万元、3730万元和7010万元,占比仅为6%、6.5%和12.7%;公司大部分营收来自于非定制产品,分别为4.4亿元、5.4亿元和4.8亿元,占比为94%、94%和87%。
福光股份表示,公司拥有多项行业首创技术,并具备全球竞争优势。截至2019年3 月6 日,公司共拥有175 项发明专利、166 项实用新型专利和4 项外观专利。
值得注意的是,福光股份报告期内主要高端技术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高,2016-2018年分别为25.5%、34.4%和46.4%。高端技术产品包括,定制产品、高清产品、大广角产品、大光圈产品、车载及红外产品。
由于在定制产品方面,也就是军用特种光学镜头及光电系统,同行业公司均未有相关布局,福光股份所选取的可比公司宇瞳光学、联合光电、舜宇光学均为安防或车载行业,产品差异的不同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高出同行业约5%。
核心产品销量及产能利用率下滑
业绩方面,2017年、2018年福光股份营业收入分别较上年变动1.1亿元、-2821.8 万元,变动幅度分别为23.70%、-4.86%。
以为福光股份贡献超过60%收入的变焦镜头为例,2018年销量减少122万套,降幅为17.5%,收入降低了6446.4万元,降幅为6%;定焦镜头销量减少了294万套,降幅为22%,收入降低了1499万元,降幅为13.4%。二者合计,非定制产品当年销量下降416万套,收入降低了7945.4万元。
同期,福光股份的定焦产品的产能利用率也由2017年的95%下降到71%,变焦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则由2017年的82%下降到67%。
福光股份表示上述产品销量下滑主要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据悉,在安防监控镜头市场,前期以腾龙、富士能等为代表的日系厂商率先进入市场,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垄断优势,但近年来,国内供应商进入市场,逐步替代并超越了日系品牌所占的市场份额。
据悉目前,宇瞳光学也在A股等待排队上市,拟登陆创业板。若顺利上市,将成为福光股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