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浦江畔的写字楼里,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秘书长王芳的办公桌上,三枚不同年份的U盘静静躺在抽屉角落。这些存储着协会十几年数字化探索记忆的"时光胶囊",记录着一个传统行业协会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跌宕起伏。
数字化进程中的三次试错
2009年,当大多数协会还在用纸质表格管理会员的时候,他们已经率先开始做数字化的尝试了。第一家为他们做系统的团队,因为后面员工离职的缘故,后续的维护都跟不上;于是,第二次找了一家很有情怀的公司,他们的产品也很优秀,但是产品会更侧重在会务管理上,对于协会中的关于会员服务、会籍管理等方面都还比较薄弱,实用性没有那么强;第三次直接找了一个大厂团队,十几万花出去了,系统也基本打造出来,但是也是败在了服务上,后续服务跟不上,打个补丁都找不到人,最后只能作罢。
"数字化转型最怕的不是技术门槛,而是服务断档"。三次实践印证:社会组织数字化需要兼具专业性与持续服务能力的解决方案。
转机出现:协会易构建数字服务生态
转机出现在2023年与协会易的相遇。这个深耕社团组织数字化五、六年的团队,用短短数月的时间,就将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十几年的管理经验转化为可生长的数字生态。
会员管理:实现入会申请、资质审核、会费缴纳等全流程线上化。会员管理模块实现"一企一档",2000多条企业信息完成数字化迁移。
活动管理:支持在线报名、线上缴费、电子签到等场景。活动管理系统上线后发布了数百场活动,现在正在报名中的就多达40余场,活动报名效率提升60%。
在线培训:在线培训上线了各类行业相关的课程视频,平台累计学习时长突破5000小时。在线学习考试后,已成功发放400多张电子证书。
100余场活动在小程序完成报名统计,113家新会员通过移动端入会,400多张电子证书实现"秒级"发放。更令人惊喜的是系统带来的"涟漪效应"——当会员企业发现参加培训能即时获取电子证书,参与率同比提升47%;当活动报名数据能生成可视化报表,秘书处的工作效率提升60%。秘书处日常事务性工作减少40%,可更多投入行业调研。
从油墨印刷到区块链存证,从纸质档案到云端数据库,这场持续了十几年年的数字化长征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不是颠覆传统的革命,而是润物无声的进化;不是冰冷的技术堆砌,而是带着行业温度的服务升级。
客户的认可是我们最好的广告
“我研究了你们的产品之后,我为您的精神而感动,您承诺的持续的更新,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这才是我非常看重这个小程序的原因。”“我是非常信任你们的小程序和软件的,我已经把我会员的所有信息和管理数据都全部平移到你们这个平台上来了,而且我也乐于向我身边的协会的秘书长们来推荐你们的服务,能提高工作的速度、质量,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软件!”这是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秘书长王芳在我们《相约秘书长》的直播间说出的肺腑之言。
《相约秘书长》第十期视频截图
王秘书长本身也是通过上海市工商联了解到了协会易,通过自己的使用体验,她也非常乐于向周围的秘书长们推荐我们的服务,经由王秘书长推荐的新客户已经有四家达成合作了。而且从没合作的协会秘书长口中,也听说王秘书长跟他介绍过协会易的产品,所以还没接触就已经对我们的产品有所了解了。这就是口口相传的力量,客户的认可就是我们最好的广告!
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的数字化转型历程,折射出传统社会组织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普遍困境与突破路径。这个服务700余家会员单位的行业组织,通过三次信息化实践,最终找到符合行业特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数字化转型不是技术竞赛,而是服务能力的系统升级。选择深耕行业场景的服务商,才能实现管理效能与服务质量的同步提升。
数字化转型对传统社会组织而言,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真正优秀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应该像黄浦江上的摆渡船,载着传统社团组织平稳驶向智能化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