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新闻 > 要闻 > 振东制药两年半营销支出40亿花销 大股东频繁套现超8亿元

振东制药两年半营销支出40亿花销 大股东频繁套现超8亿元

要闻2019-10-15 440来源:互联网
因红花注射液事件影响,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振东制药,300158.SZ)在净利三年的业绩高增长后,2018年出现商誉减值1.46亿元,资产减值1.74亿元,归母净利润首度为负,亏
因“红花注射液事件”影响,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振东制药,300158.SZ)在净利三年的业绩高增长后,2018年出现商誉减值1.46亿元,资产减值1.74亿元,归母净利润首度为负,亏损1.47亿。亏损背后是两年半间时间,40亿销售支出拉动了营收上涨,但利润空间却被挤耗殆尽。主要股东多次减持,累计套现已超8亿。
 
振东制药销售花销达40亿元
 
根据振东制药财报数据,销售费用大幅增加,会务费2017年花去1.27亿,2018年花去8.50亿,2019年中报显示,上半年已花去7.96亿。
 
这两年半间,销售支出合计达40.72亿元,占到销售支出的82.02%。巨额的营销投入,在催动营业收入上涨的同时,也消耗了利润空间,利润几乎被营销支出挤耗殆尽。
 
振东制药市场产品屡报不合格
 
2017年8月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监测发现,山西振东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红花注射液(批号:20170404),在山东、新疆等地发生10例寒战、发热等不良反应。国家药监局要求所有医疗机构立即停止使用上述批号产品,责令立即召回上述批号产品,并责令生产企业停止上述产品的销售,并彻查药品质量问题原因,针对查明的原因进行整改。在未查明原因、未整改到位之前不得恢复销售。
 
“红花注射液”不合格,并非振东制药药品不合格首案,也非终案。
 
2010年12月中国质量新闻网披露,山西安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红花注射液(批号20090609)因注射液里有异物,被上黑榜;
 
2012年5月25日山西省胶囊剂药品监督抽验情况通报中,山西安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批号20110501)铬含量超标;
 
2015年7月20日山西省药监局公布2015年第1期《药品质量公告》,全省食品药品检验机构检验出不符合规定药品75个批次中,山西振东开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芪蛭通络胶囊榜上有名;
 
2019年5月17日,国家药监局网站发布《关于23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显示,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紫杉醇注射液不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项目为可见异物。
 
屡屡被有关部门查出产品的不合格现象,或许也是振东制药产品积压、存货递增的原因之一。
 
主要股东频频减持套现超8亿元
 
主要股东(原康远制药实控人)李细海、李勋父子分别持有振东制药11.35%股权、2.66%股权,分别是第二、七大股东。2018年3月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李勋持股比例已经不足3%。今年5月,又合计减持了1034万股,持股占比降至不足2%;6月间又进行了7次减持,完成了清仓。此外,李细海在今年2月和3月份分别通过大宗交易和竞价交易的方式也进行了减持,持股比例降至1.51%。
 
粗略统计,通过上述减持,李细海父子累计套现约6.65亿元。
 
振东制药控股股东振东集团去年也实施了一次减持,套现1.55亿元。今年3月,再次披露了不超过6%的减持计划,9月30日披露未实施。今年7月22日,另一名重要股东常州耀翔瑞天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也披露了清仓计划。
 
截至目前,振东制药主要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套现超过8亿元。
 

上市公司PR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