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饿小困”
的香飘飘拖累?香飘飘目前“小饿小困”的定位是否抓住了消费者的认知,或者说消费者对香飘飘的这一诉求,是否认同。
有报道中提到香飘飘董秘勾振海介绍“一杯奶茶正好缓解正餐之间的饥饿感,并且不会带来很大热量负担”。可见,香飘飘团队对这一解决小困小饿的定位深信不疑。然而,有一个问题必须正视:市场上不止香飘飘一家在卖奶茶,遍布大街小巷的奶茶铺也在卖奶茶,他们在卖奶茶的时候向消费者传递的“诉求”是什么?应该不是“小饿小困”的诉求吧?香飘飘不应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无视整个奶茶行业的诉求反向和消费者对奶茶的固有认知,妄图通过一家企业拼命的宣传来改变消费者对奶茶的认知,结果呢?几年下来,营销费用投入巨大,可事倍功半。远没有达到当年奶茶领导者方向的定位。
或许,定位这一针扎下去没有问题,然而施针的大夫水平有限,事实证明,并没有扎准穴位,也没有解决企业根本的“病症”。
茶饮料的销售未达预期
再者,香飘飘寄予厚望的MECO系列茶饮料,在首款牛乳茶销售未能达到预期的情况下,增补了几个水果茶单品,以求来年能够实现更高的销售额。
从公开的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香飘飘管理层数次提到了果汁茶,消费者看性价比。果汁茶含10%的果汁,而且容量达400ml,消费者就会觉得比街边奶茶店的性价比更高,所以有竞争力。”
我想,香飘飘得到这样的判断,只能说是“一厢情愿”吧。从本质上看,MECO果汁茶与农夫的茶π除了外包装不同,在产品内容物上基本没有任何差别,均是采用无菌冷灌装生产的、添加了果汁的冷萃茶类别,在产品口感、价值传递上,MECO甚至是没法和茶π相提并论的。
然而,不知香飘飘哪来的勇气敢于卖出比茶π高出50%的价格(茶π售价5-6元,MECO果汁茶8-9元)。消费者会为了一个新颖的包装买多久的单呢?兰芳园和牛乳茶当初处于天花板级的定位并没有让香飘飘团队吸取教训,依然对高售价盲目自信(不知道香飘飘当年推液态奶茶的时候,是否无视了统一阿萨姆奶茶和午后红茶的存在)。
香飘飘的新零售探索
2016年之后,新零售成了零售行业的一个新名词。很多传统的快消企业对新零售的兴趣也是“跃跃欲试”。听闻香飘飘正在商讨自动贩卖机的应用,专门放香飘飘的各种产品,以及像自助咖啡机一样的现调奶茶机,可以放在景点、医院、地铁等各种场所。
“老大”蒋建琪可能迫切地需要了解这一市场的一线需求,可就笔者近年来从传统营销转型一直从事新零售的“经验”来看,新零售绝对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其如何、如之何。一定程度上,香飘飘的判断仅仅是看到了表象,品牌商用自助设备去驱动新零售,实际上是非常之难的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