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市动态 > 快讯 > 亿纬锂能(300014.SZ)三季报:净利润同比增2倍 主业务被边缘化

亿纬锂能(300014.SZ)三季报:净利润同比增2倍 主业务被边缘化

快讯2019-10-26 221来源:互联网
10月9日,亿纬锂能(300014.SZ)发布业绩修正预告,预计2019年7-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8亿元至6.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0%至205%;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
10月9日,亿纬锂能(300014.SZ)发布业绩修正预告,预计2019年7-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8亿元至6.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0%至205%;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38亿元至11.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0.58%至209.29%。公告一经发布,亿纬锂能应声涨停。
与此前发布的三季度业绩预告相比,修正后的业绩出现了更大比例的增长。9月2日发布的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5亿元至9.51亿元,同比增长133.79%至151.21%。

电子烟业务立功

上市公司净利润以超过200%的速度增长并不常见,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亿纬锂能入股的电子烟业务。

截至2019年9月,公司持有麦克韦尔的股权比例下降为37.55%。麦克韦尔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子雾化器和开放式电子雾化设备APV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成全球最大的电子雾化设备生产企业之一,目前的业务包括ODM和自有品牌APV两大板块。

数据显示,2017-2018年,麦克韦尔实现收入15.66亿元和34.34亿元,净利润为2.2亿元和7.85亿元。2019年上半年,麦克韦尔营业收入为32.74亿元,净利润为9.70亿元。而作为第一大股东,亿纬锂能大部分利润均来自于麦克韦尔的业绩贡献。

2017-2018年,亿纬锂能营业收入分别为29.82亿元、43.51亿元,净利润为4.33亿元、5.83亿元,而同期投资收益分别为1.93亿元和3.65亿元,占净利润的比例为44.57%和62.61%。2019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收入为25.3亿元,净利润为5.09亿元,投资净收益为3.68亿元,占净利润的72.3%。

由此来看,亿纬锂能利润大幅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因素是“麦克韦尔”。

电池业务面临挑战

亿纬锂能主要从事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业务的生产、研发和销售。2018年度,公司实现收入43.51亿元,其中锂原电池占27.59%, 锂离子电池占72.41%;内销收入占80.91%,外销收入占19.09%。

纵观近几年的发展,除了投资收益,亿纬锂能电池业务似乎没有任何利润增长。

2019年上半年,公司营业利润为5.06亿元,投资收益为3.68亿元,除投资收益外的营业利润为1.38亿元。近三年时间,公司电池业务的利润并没有什么明显增长。

从电池业务的布局来看,2001年公司进入锂原电池市场,随后成为这个市场的全球第一,2018年公司锂原电池收入达到12亿元。但锂原电池不具备充电能力,它有被充电电池替代的风险,未来的增长和前景已经十分有限。

2010年,亿纬锂能进入了锂离子电池领域。2018年,公司锂离子电池的收入为31.51亿元,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但似乎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动力电池才是锂电池最重要的战场。

2012年,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纲领性文件,但可惜的是直到2015年,亿纬锂能才进军动力电池领域,相比于主要对手宁德时代(300750.SZ)和国轩高科(002074.SZ),公司动力电池的布局晚了多年。动力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部件,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普及的重中之重,也是各大电池公司抢夺最重要的一块市场。进入时间较晚的亿纬锂能在技术和规模上都大幅落后于主要对手。

从国内客户的角度来看,动力电池一供的位置(第一供应商)已经没机会,亿纬锂能可以争夺的只有二供(第二供应商),但这也并非易事。除了宁德时代以外,国轩高科的发展也远超亿纬锂能。如果亿纬锂能在动力电池领域无法做到前两名,长期来看只能被边缘化。

上市公司PR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