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对于网贷行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也必将是让从业者和参与的各方刻骨铭心的一年:备案工作经历了开展、延期、重启的过程,一波三折;行业加速洗牌,不良平台接连出
2018年,对于网贷行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也必将是让从业者和参与的各方刻骨铭心的一年:备案工作经历了开展、延期、重启的过程,一波三折;行业加速洗牌,不良平台接连出局;行业政策不断出台,合规工作实质性推进。道路虽然曲折,但终究是柳暗花明。
行业离不开政策的监管,更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临近岁末,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一年里多项政策对网贷行业的影响。
1 年初整改验收启动
2017年12月8日,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57号文”),对下一步的整改验收工作做出了具体、详细的部署。要求各地在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辖区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在6月底之前完成全部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
2018年年初各地陆续启动整改验收,按照原定计划年中完成备案。从一月开始,上海市监管部门、深圳市金融办、江西省金融办积极推动备案工作的开展。随后,广东省、福建省、厦门市等地的监管部门先后发布整改验收指引。
3月份,山东省、河南省、重庆市等多个省、市的监管部门也陆续下发了整改验收指引。
2 发布催收自律公约
2018年3月2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对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提出诸多规范。比如,现场催收人员不得殴打、伤害债务人及其他人员,不得非法限制债务人及其他人员人身自由,不得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不得抢掠或破坏债务人及其他人员财物。
公约一出,一些贷前、贷中风控不到位的平台受到一定冲击。
另一方面,过去一些不当债务催收的行为,对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给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正名必先正身,自律公约的出台倒逼违规业务出清,为P2P行业的长久发展奠定了基础。
3 银保监会正式挂牌
2018年3月13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2018年4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正式挂牌,银监会和保监会成为历史。
11月13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第三条称,银保监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管制度。至此,P2P网贷被明确纳入银保监会的管理。
4 备案延期
4月上旬开始,整改验收指引的发布呈停滞状态。有消息称,已有省级金融办接到通知,P2P网贷验收备案将延期,备案核心是“严控标准、把握节奏、步调一致”。
6月14日,在“2018陆家嘴论坛”上,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峰被问及“备案工作是否有望在年内完成”,他说:“我们继续进一步做工作,年内还不行,还得继续加把力。”
至此,“备案延期”传言被监管方证实。
5 维稳救市
今年夏天,多家伪P2P平台、不良平台在监管的压力下出局。行业的优胜劣汰本是正常现象,但由于不良平台的退出在这段时间比较集中,一些自融、非法集资的伪P2P平台更是给投资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对整个行业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导致部分投资人信心不足,借款人还款意愿下降。一些风控能力较弱的平台也在这次动荡中受到波及,被迫退出。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及多个省市的互金协会齐发声,呼吁P2P平台有序退出,维护投资人的权益。
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8月8日下发《关于报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废债信息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要严厉打击P2P平台借款人的恶意逃废债行为。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不断释放出行业利好信号,官方媒体多次发声肯定网贷行业的积极意义。
这段时间的行业动荡虽然给从业者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也实现了整个行业的去伪存真,使得行业发展更加有序,期间发布的多项政策在维护行业稳定的同时,也为网贷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6 重启备案
2018年8月17日,互金整治办发布了《关于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含108条问题清单)。
8月29日,《P2P网络借贷会员机构自查自纠问题清单》(119条自查清单)发布,与“108条”大体一致。
“108条”和“119条”明确了统一的标准,为P2P平台点亮明灯。备案延期后一度陷入迷茫的平台重新找到了方向。
两大文件统一合规检查口径,避免了地区性的监管套利或过度监管。监管部门有据可依,网贷行业的整改验收工作正式实质性启动。
7 银行存管白名单出台
“108条”的第27条称,平台需按规定开展客户资金存管。作为通过备案的必要条件,存管银行白名单及时发布。
2018年9月20日,中国互金协会发布《关于个体网络借贷资金存管系统通过测评声明》,首批共有25家存管银行。截至发稿,第八批P2P存管白名单发布,已扩至42家银行。
银行存管白名单的发布,给相关平台以及用户吃了颗定心丸。
随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披露了银行对接的平台信息,方便投资者查看,以防被未上存管的平台误导。
8 各地合规检查有序开展
随着“108条”和“119条”的先后发布,各地合规检查相继启动。2018年8月28日,上海市互金协会率先发布《关于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随后,北京、深圳、广东等地区的监管部门陆续下发合规自查的通知,各地方平台重新活跃起来。
本轮全国范围内标准统一的合规检查工作,首先网贷平台需经过平台自查、协会自律检查,然后由各级监管部门进行行政核查。期间,平台要按照监管部门检查后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最终由监管部门决定哪些平台可以进行备案,哪些平台出局。
另外,监管部门在要求平台提交自查报告的同时,另发布了退出指引,要求出局平台良性退出。
目前,各地的合规检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从目前综合信息来看,合规备案的最终落定还需要一些时日,但合规检查工作为行业带来的积极作用已经凸显。备案会延期,但不会缺席。
当下,“网贷备案元年”已近尾声,政策越发明朗,行业日趋稳定;2019年的网贷行业必将会更合规、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