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0日,广东因赛品牌营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因赛集团”)IPO申请获通过,出乎业内人士的预料。但从披露的信息来看,因赛集团存在盈利水平低、无研发投入、依赖大客
2019年4月30日,广东因赛品牌营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因赛集团”)IPO申请获通过,出乎业内人士的预料。但从披露的信息来看,因赛集团存在盈利水平低、无研发投入、依赖大客户、股权转让谜团未解、持续经营能力欠缺等问题,过会后景不容乐观。
轻资产,少设备,无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为零
因赛集团是典型的轻资产公司,申报稿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公司固定资产净值仅有964万元,其中房屋及建筑物799.6万元,运输设备55.69万元,电子和办公设备108.59万元。也就是说,除了房屋汽车外,该公司的全部生产办公设备不超过109万元。
而公司的无形资产更少,截至2017年6月底,净值仅为17.32万元,大部分为外购的软件产品。
应特别关注的是,因赛集团的研发投入为0,也没有任何核心技术。
合资公司股权转让备受关注--旭日因赛
广州市旭日因赛广告有限公司(简称“旭日因赛”)曾经是因赛集团控股子公司,2016年1月初,因赛集团与千捷广告签署《关于转让广州市旭日因赛广告有限公司70%股权的转让合同》,转让价格为3510万元。因这次股权转让,因赛集团2016年度获得1777万元投资收益。
但申报稿显示,旭日因赛另外一位股东智威汤逊(持股30%)一直不同意本次股权转让,而且不断向法院提起诉讼。截至申报稿签署日,与该事件有关的两起讼仍没有最终判决。
申报稿表示,公司与智威汤逊于2005 年开始合资经营旭日因赛。自2008 年以后,智威汤逊对于合资经营旭日因赛的战略目的及规划发生了变化,希望进一步增持合资公司的股份并控股旭日因赛,将旭日因赛完全纳入智威汤逊的经营管理体系。由于上述智威汤逊改变合资经营旭日因赛的战略目的以及控股旭日因赛的要求与当初发行人引入智威汤逊合资经营旭日因赛的初衷不再一致,在后续的业务经营过程中双方出现了不同的规划和判断,因此发行人决定退出旭日因赛的经营管理活动。
令人不解的是,既然智威汤逊有意增持旭日因赛股份,而因赛集团又决定退出旭日因赛,那么因赛集团为何不将自己持有的70%股权卖给智威汤逊,而是非要转让给第三方千捷广告呢?这里面究竟有什么摆不上台面的利益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