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翼科技是一家提供智能执法装备及执法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亿元,归母利润7227万元。公司计划IPO募资3.6亿元。
据介绍,警翼是中国执法记录仪行业指标性领导企业,专注于为执法执勤部门提供执法记录仪等产品。
执法记录仪是一种集实时视音频摄录、拍照和录音等功能为一体的便携式智能执法取证技术设备,广泛应用在公安、交通、城管、司法等执法单位现场执法或其他任务中,如今已逐渐成为政府执法部门指定装备之一。
主要客户是警方
在官网中,警翼称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并成功应用在国家重大活动安保项目。“以2017年为例,公司产品先后中标天津市公安局、上海市公安局、广东省公安厅等执法记录仪采购项目,占据该年度省级公安厅执法记录仪采购项目总数的70%”,警翼在其招股书中称。
警翼所面向的警方市场,近年来正在急剧增长。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用于公共安全的财政支出11031.98亿元,十年内复合增长率为12.21%。由于公安在执法规范化和信息化进程中处于重要地位,所以公安用户占据了国内较大部分采购份额。根据财政部数据,公安部门公共安全预算支出5年复合增长率为24.32%。
在销售模式上,警翼采用了“经销+直销”的两种模式。2015年-2017年,警翼经销商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7.59%、80.84%和65.80%。相比于经销渠道,警翼的直销渠道近年来占比增加。招股书显示,直销用户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12.41%、19.16%和34.20%。
警翼招股书公布的2017年前五大主要客户,分别是深圳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青海省公安厅、濮阳市公安局、内蒙古新创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和天津市公安局,金额分别是1314.58万元、1210.16万元、803.51万元、768.11万元和690.36万元。前五大客户中,四家是地方公安机关,内蒙古新创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当地代理商。
警翼在招股书中称,2016年,由公安部装备财务局组织,评审出公安部警用装备采购中心执法记录仪协议供货单位,公司是执法记录仪及管理平台两类产品同时入围的8家企业之一,为今后更广泛地服务于公安机关取得了优势。
对于如何拿下众多警方订单,警翼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公司凭借良好的研发优势、渠道优势、品牌优势、产品优势及服务优势,在公安、工商、交通、安监、铁路等执法执勤领域的一系列招标中,中标多个省厅级重大项目。
毛利率近三年均在55%以上
2015年,警翼的执法记录仪销量为19万台,2016年为24万台,2017年为30万台,平均单价分别是每台894.03元、869.54元、1029.44元,毛利率分别为57.85%、55.56%及55.74%;2015年-2017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703.21万元、6184.38万元及7226.80万元。
直销价格要远高于经销价格。比如2016年,警翼执法记录仪在经销模式的平均单价为每台777.23元,而直销为1678.69元;2017年,经销平均单价为每台857.45元,而直销为1802.25元。
目前,警翼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南京名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华德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警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A股市场尚无主要产品与公司完全相同或相似的上市公司,警翼在招股书中选取了高新兴等三家类似企业进行对比。高新兴是国内公共安全整体方案提供商,2015年收购了从事单警执法视音频记录仪等业务的国迈科技。
相对而言,警翼的毛利率与三家企业的平均值相差不大,但和高新兴相比,警翼的毛利率还是略胜一筹,比如2017年警翼毛利率达54.71%,而高新兴为50.85%。
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7年,警翼市场推广费用分别为786.08万元、962.67万元和1809.93万元,2016年及2017年的市场推广费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2.46%和88.01%。
警翼称,2017年市场推广费较上年大幅增长主要是会议费增加等原因所致。
高管股东拥有深厚的行业背景
作为警翼的实际控制人和董事长,荣勤直接持有警翼49.00%的股份,其控制的企业众翼投资、众壹投资分别持有公司8.80%、4.00%的股份。
1993年荣勤进入TCL工作,先后担任项目发展主任、副总经理、事业部总经理等职务,直到2009年。
一位安防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TCL是国内最早开始做执法记录仪的企业,只是主打产品不是执法记录仪,外行人不怎么了解。
除了董事长荣勤,警翼其他高管也有不少出自TCL。据招股书披露,担任警翼董事、总经理等职务的张平清,公司副总经理崔乘刚,财务总监李波等,早前都曾在TCL担任过管理层职务。
据招募书了解,公司股东杨金才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持股2%。但没有披露股东之一杨金才的履历。而在安防行业,杨金才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杨金才是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社长、深圳市安防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