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新闻 > 要闻 > 华熙生物冲击IPO:毛利率超76%研发不足5% 前景广阔但企业竞争力不足

华熙生物冲击IPO:毛利率超76%研发不足5% 前景广阔但企业竞争力不足

要闻2019-06-28 196来源:互联网
作为玻尿酸龙头企业–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熙生物”)者不是第一次进入资本市场,2008年10月华熙生物科技(00963.HK)在港交所上市,9年后因股价持续低迷,公司
作为玻尿酸龙头企业–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熙生物”)者不是第一次进入资本市场,2008年10月华熙生物科技(00963.HK)在港交所上市,9年后因股价持续低迷,公司花费31.29港元将公司实施私有化,正式退出港交所。
 
6月4日,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华熙生物完成上交所第三轮问询。
 
华熙生物成立于2000年,所属于生物医药行业,是以透明质酸为核心,覆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从原料到终端完整产业链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涵盖医药、医疗器械、功能性护肤品等领域。
毛利率超过76%,研发占比不足5%
 
据GPLP犀牛财经了解,华熙生物在2016年实现营收为7.33亿元;2017年实现营收为8.18亿元,同比增长11.58%;2018年实现营收为12.63亿元,2018 年同比增长54.41%。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9亿元、2.22亿元和4.24亿元。2017年稍微回落后,2018年归母净利润较2017年归母净利润翻了近一倍。当然,华熙生物此次冲击科创板将适用于预计市值10亿元的上市标准。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由原料产品、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等三类产品构成,三类产品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16%、98.34%和99.56%。其中,原料产品的营收占比超过50%。
 
2016年-2018年,华熙生物的毛利率分别为77.36%、75.48%和79.92%,接近行业平均水平。同行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均不低,其中昊海生科和欧舒丹的毛利率还略高于华熙生物。玻尿酸行业是高毛利行业,很大程度上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以会产生终端严重溢价现象。
 
以注射类玻尿酸为例,其成本也就每支300元或400元,但是终端价格每支3000元或4000元不止。
 
总体来看,华熙生物的业绩还是傲人的,但研发占比低也是一大隐患。
 
2016年-2018年公司研发占比分别为3.27%、3.14%和4.19%,三年均不足5%。但是营销占比分别为14.60%、15.34%和22.46%。生物医疗行业应该是无研发无创新便止步不前甚至倒退的行业,但是华熙生物的研发支出竟不足营销支出的四分之一。
 
而且,华熙生物招股说明书写明:由于公司尚未完全进入资本市场,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装备水平、扩展营销网络、加快新产品研发等工作均迫切需要资金的支持,有限的融资渠道束缚了公司更快的发展。但是公司却在2018年底进行了10亿元的现金分红。这确实是令人匪夷所思,分红腰包里有,研发拓展用资金需从资本市场筹集。
 
行业前景广阔,但企业竞争力受限
 
玻尿酸作为美容用品,主要分为两大用途,一类是作为化妆品的原材料,另一类是作为微整项目注射类的填充剂材料。
 
护肤品作为我国化妆品市场的第一大品类,行业规模在逐渐扩大。而且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对化妆品的需求也会逐步升级。
 
近年来,在微整行业透明质酸(即玻尿酸)一直是应用最多的软组织填充剂。由于玻尿酸的生物相容性和填充效果出色,所以正逐步取代胶原蛋白等其它填充剂,成为当前主流的填充材料。根据全球美学整形外科学会的资料,2017 年全球共进行透明质酸注射项目329.83万次,占整体注射类项目比例达38.48%。
 
而且玻尿酸注射项目具有多频性,基于爱美心理,一般注射过一次的客户,都会选择持续消费。玻尿酸一般分为两种,短效型的可被人体完全吸收但时效性不超过1年;长效型的含有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时效性不超过3年。注射用玻尿酸的多频性,铸就了其行业前景不致萧条。
 
另外,玻尿酸还是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组织中的一种天然基础物质,广泛运用在骨科、眼科、皮肤科甚至胃肠科,玻尿酸拥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近2000 亿美元。其中,中国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速近20%,增长十分迅速。

上市公司PR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