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新闻 > 深度 > 汉王科技9年间市值暴跌90% 从OCR到AI资本市场胜算几何

汉王科技9年间市值暴跌90% 从OCR到AI资本市场胜算几何

深度2019-07-04 782来源:互联网
说起汉王科技,大家一定熟悉这家国内最有传奇色彩的老牌科技公司。“高开低走”的它成立至今已经超过二十年,从早期资本市场风光无限的明星科技企业,到很快迅速“陨落”,再
说起汉王科技,大家一定熟悉这家国内最有传奇色彩的老牌科技公司。“高开低走”的它成立至今已经超过二十年,从早期资本市场风光无限的明星科技企业,到很快迅速“陨落”,再到奋力“扭亏”、业务转型,手里掌握了很多核心专利技术的它已经多年未能在产品上交出让市场满意的答案了。
 
很多年前,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曾说,“希望在自己退休之前,汉王可以做到世界500强”,不幸的是,一直饱受争议的它不仅未能做到世界500强,更是在上市企业运营中留下诸多质疑的声音,等待汉王科技的是一片前途未知的“泥潭”。
转型硬件厂商,汉王科技的“不可言说之痛”
 
1998年就已经成立的汉王科技,在企业发展初期可谓是占足了天时地利人和。它凭借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引领了早期国内“高科技”浪潮,别看现在这项把图像和手写转换成电子文本的技术看起来似乎有些“常见”,但它是早期AI领域图像识别技术的重要“起源”之一。
 
一直发展到2010年,汉王科技凭借明星产品“汉王电纸书”成为早期国内电子书市场的“王者”,也让它开始不断地为外界所熟知。2010年3月,汉王科技正式登陆中小板,以近69倍PE、41.90元人民币的首发价格成为当年国内股票市场的科技明星。
 
上市近2个月,汉王科技的股价就上涨到“历史最高点”175元。可惜的是,此后它的股价一路下滑,截至2019年7月2日收盘,股价只有15.52元人民币,总市值只剩33.68亿人民币,相比巅峰时跌去了90%以上。
 
在汉王电纸书取得大获成功之后,汉王科技没有选择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研究领域继续深耕,而是把自己当成了一家“卖硬件”的公司。当然,电纸书产品曾经的火爆也一度让汉王科技赚的盆满钵满,最高时电纸书产品占到汉王科技总营收的75%,2010年,汉王电纸书销量超过一百万台。
 
但到2012年,汉王电纸书销量暴跌到只有十万台,汉王科技在这一年度的企业营收也随之大幅下滑,只有6203.4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跌了77%。之后汉王科技的经营业绩一路下跌,到2015年,电子书产品营收已经降到2131万元,汉王科技眼里的主营业务彻底沦为鸡肋。
 
随后iPad正式问世,一年后,安卓平板诞生,很快千元平板设备开始大行其道,此时的汉王科技不但未能及时觉醒,反而“加大了产品的宣传力度,对原有的高端电子书产品价格进行了调整,推出了低端电子书产品”。
 
全球电子书阅读器市场不断萎缩,2011年,全球范围内的电子书阅读器产品出货量还有2320万台,到2015年,这个数字已经大幅下滑到780万台,2016年这一数据继续下滑到710万台。
 
再加上全球电纸书行业大佬、亚马逊旗下Kindle的强势发展,它虽然没有办法改变大屏平板与手机的时代浪潮,却能够依靠产品和内容生态优势保持住自己行业内绝对领先的市场地位。在Kindle长年占据全球电子书阅读器7成以上市场份额的背景下,汉王电纸书未能实现在产品或服务上的突破,自家的产品逐渐“过时”。
 
汉王科技虽然一直号称自己的产品是“精品电纸书”,新品层出不穷,各种类似手写技术、触控技术、前光技术的优势技术也不断加入,但在电子阅读器发展战略上,汉王科技还是犯了只聚焦在硬件领域的错误。
 
事后来看,亚马逊Kindle在全球电子书阅读器市场获得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同时注重硬件产品和内容生态的构建,而在这一点上,汉王科技没能及时跟进。
 
电纸书产品之外,汉王科技在其他硬件领域也大量布局,手写产品、ORC产品、轨迹产品...... 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大行其道的今天,拥有先发优势的汉王科技却头也不回地在企业发展早期转型硬件厂商,这成了汉王科技很长一段时间里的“不可言说之痛”。
 
重新拥抱人工智能,市场里却没了汉王科技的地位
 
从2010年到2013年,汉王科技花了三年的时间才终于意识到要转型。
 
从结果上来看,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汉王科技一直聚焦的图像识别领域里却没有了它的位置。
 
曾经有投资人这样评价汉王科技,“汉王科技与科大讯飞在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一样是先行者和开拓者,但在战略规划场景应用及不断开创出新,雄心壮志方面似乎甘于落后科大讯飞,可能已无法比拟。”
 
汉王科技回应该评价时说,“人工智能产业是未来发展方向,也是科技领域的下一趋势,公司将继续坚持多领域图像识别与智能交互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利用技术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围绕人工智能核心战略拓延应用,开拓、落实更多的应用场景。”
 
那时的科大讯飞已经提前预见到了汉王科技旗下手写、ORC、轨迹技术的发展壁垒。
 
后知后觉的汉王科技虽然开始重新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却不得不面临竞争对手们早已飞速腾飞的市场环境,科大讯飞成为语音识别技术领域的全球“大佬”,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成为国内人工智能、人脸识别领域“四小龙”,寒武纪、三角兽、地平线等一大批人工智能企业不断发展,图片识别、语音识别、人工智能芯片......汉王科技显然已经失去核心的技术优势。
 
在竞争对手们的发力狂奔下,汉王科技的落寞可谓是“自作自受”。
 
2009年,汉王科技的人脸识别产品识别率就已经能够达到95%,但在2012年,它却将选择将智能交通及智能安防的产品服务提供商“汉王智通”出售。
 
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在人脸识别技术领域的应用落地非常有限,该技术为它带来的直接营收相比竞争对手们也少的可怜。再加上汉王科技这些年在人工智能研发领域的投入非常少,业内对汉王科技未来在AI领域的发展很不看好。
 
不得不承认的是,汉王科技在人工智能领域想要实现“突围”已经变的非常难了。
 
对于汉王科技来说最难的是应用场景。竞争对手们早已深度切入各领域的人工智能落地场景中,汉王科技即便能够在技术领域“奋发图强”,但届时他想要追上竞品们庞大的实际落地场景数量和规模,仍然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
 
从OCR到AI,深陷泥潭的汉王科技注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上市公司PR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