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面包一上市便不断融资上马新项目,然而其上市首发的募投项目却一拖再拖,进度缓慢。待到限售股一解禁,大股东们便频繁减持,大肆套现,而减持背后,是公司收入增长受限,
桃李面包一上市便不断融资上马新项目,然而其上市首发的募投项目却一拖再拖,进度缓慢。待到限售股一解禁,大股东们便频繁减持,大肆套现,而减持背后,是公司收入增长受限,市场扩张的艰难。更令人担忧的是,其多项财务数据疑点重重……
11月15日,桃李面包再次发布了股东减持公告。实际上,自2018年12月24日,桃李面包首发限售股全面解禁后,该公司的原始股东们便开启了抛售模式,频繁减持套现,涉及金额约12.93亿元。更关键的是,其财务数据还存在诸多的疑点......
募资数十亿 首发项目却迟滞不前
桃李面包成立于1997年,2015年12月22日成功上市首发,彼时募集资金6.19亿元,主要用于4个募投项目,即沈阳面包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面制食品生产加工二期项目、哈尔滨面包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石家庄桃李面包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2017年12月8日,桃李面包再次开启了融资模式,以36元/股的发行价非公开发行股份,向特定投资者定向增发2050万股,募集资金7.38亿元,主要用于武汉、重庆以及西安烘焙食品生产项目的建设。2019年9月18日,其再次发行了10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用于江苏、四川、青岛、浙江生产基地的建设。
上市不到4年的时间,仅以上几次,桃李面包融资金额合计就达到了23.57亿元。然而,一边在大量融资上马新项目,但另一边,其2015年首发时的募投项目却被一再搁置,目前项目进度近乎处于停滞的状态。
根据桃李面包2019年3月20日发布的募集资金专项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末,沈阳桃李面包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已累计投入的募集资金总额仅有39万元,投入进度为0.16%,并且该项目的预定可使用状态日也推迟至2021年6月。令人疑惑的是,首发招股书中该项目的建设工期为18个月,也就意味着该项目完工时间约在2017年6月左右,如今工期后延了4年之久,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本该在两年前就完成的项目一拖再拖?
可疑的是,桃李面包说因市政规划原因导致项目迟迟未动工,但可疑的是,桃李面包称其早已于2017年就已定好新址并获得土地使用权证,并且根据2018年4月19日发布的《2017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及实施地点的议案的决议也已获得全票通过。
营收增速放缓 大股东疯狂减持套现
2016年至2018年,其营收增速分别为28.95%、23.42%、18.47%,增速逐年放缓。2019年三季度,桃李面包营收增速再次下滑,仅为16.95%。
事实上,桃李面包在销售方面正面临市场难以开拓的问题。目前其产品的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东、华北等地区,在华南地区的渠道布局则一直不佳,这或许也是影响其收入增速的一项重要因素。
同时桃李面包虽然为短保面包,但其保质期冬季在5-7天,存货周转率长达12天,一般来讲时间越长口感越差,而华南地区高消费、高要求的消费人群聚集,这也是桃李面包在华南地区难以扩张的重要原因。
虽然桃李面包市场扩张艰难、营收增速迟缓,但与之相反的是公司股价走势喜人,桃李面包上市首发价为13.76元/股,近年来股价不断走高,今年10月份其股价达到了历史最高的51.20元/股。
股东结构来看,桃李面包是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吴学群、吴学亮、吴志刚、盛雅莉和吴学东五人,其中吴学群、吴学亮和吴学东为兄弟关系,吴志刚和盛雅莉是三人的父母。自股票解禁后,桃李面包多次发布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的公告,仅2019年不足11个月的时间里,其家族成员合计减持套现金额就高达12.6亿元,可谓赚得盆满钵溢。然而,股东的频繁密集减持,是否意味着大股东们对于桃李面包未来的发展信心不足,否则又何必着急减持套现呢?
收入涉嫌虚增
财报显示,桃李面包2018年营业收入金额达48.33亿元,推算出其含税营业收入金额约为56.23亿元。同期其合并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金额为54.10亿元,考虑当期预收账款的减少额10.46万元,再将其与含税营业收入相互勾稽,其收到的现金相比含税营收少了2.13亿元。
具体来看,在其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桃李面包2018年的经营性债权仅有应收账款,金额为4.29亿元,较2017年应收账款3.32亿元增加了9700万元。同时,其2018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额为2702.22万元,较2017年末增加了800余万元,因此,2018年桃李面包应收账款实际增加金额为1.05亿元,这与2.13亿元理论值相差了1.08亿元,也就意味着桃李面包有1.08亿元的营业收入没有相关债权的支持。
同样的方式核算其2017年的数据,仍发现营收与相关财务数据存在巨额的差异。
财报显示,2017年桃李面包实现营业收入金额为40.80亿元,增值税税率为17%,因此,其含税营业收入金额约为47.73亿元。其合并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6.41亿元,剔除预收账款的增加额61.37万元影响后,与含税营收相较少了1.33亿元,也就意味着其相关的经营性债权将出现相同规模的增加。
然而,翻看其资产负债表,其2017年末应收账款剔除坏账准备后金额为3.51亿元,较上年增加了5619.77万元,但这却比理论应增加额1.33亿元少了7641.05万元,这就代表着其当年有7641.05万元的营业收入没有相关债权的支持。
整体来看,桃李面包在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间存在巨额的营收缺乏相关财务数据支持的情况,不排除其存在虚增收入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