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新闻 > 要闻 > 浪莎集团转型涉嫌传销被查:资金账户被冻结,市值缩水70%

浪莎集团转型涉嫌传销被查:资金账户被冻结,市值缩水70%

要闻2019-12-05 406来源:互联网
有着“袜业大王”之称的浪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浪莎集团”)近年来进入低谷期。
有着“袜业大王”之称的浪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浪莎集团”)近年来进入低谷期。
 
为了走出困境,浪莎集团竟选择了一条保健的路——开发多种功能性的“保健服饰”,然后以开“浪莎E+生活馆”加盟店为由头,在各地用涉嫌组织传销的方式开展业务。

袜业大王涉嫌传销账户被法院冻结

2007年,浪莎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借壳上市成功,最高光的时候,公司市值超过50亿元。目前,浪莎股份总市值约为13亿元,较最高点时缩水70%。

湖北省黄梅县人民法院出具的一份行政裁定书(文书号:(2019)鄂1127行审24号)显示,黄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浪莎针织涉嫌组织传销一案进行了查处。

经审查,黄梅县人民法院认为黄梅县市场监管管理局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依照相关规定,裁定冻结了浪莎针织在金融机构的关联资金账户。
 
加盟店全国开花涉嫌传销模式隐藏其中

然而,浪莎集团及关联企业开展涉嫌组织传销活动并不仅仅限于湖北黄梅县一地。根据举报资料,这些地区包括:广东省深圳、珠海、顺德、黄埔、南沙、增城、茂名、梅州、中山;河南省郑州、平顶山、新乡、永城;江西省南昌、吉水、宁都、樟树;湖北省大治、洪湖、武汉;四川省南充、蓬溪、资中;山东省济南、平邑;黑龙江省哈尔滨以及北京等地。
 
根据举报人的介绍,浪莎集团是这样拓展业务的:首先,在各地推广“浪莎E+生活馆”系列加盟店。加盟者需缴纳2万元保证金以取得加盟资格。加盟者所开设店的铺需满足“浪莎E+生活馆”的指定要求。
 
接下来,以开加盟店培训为由培训加盟者涉嫌传销的组织模式和销售推广模式。
 
在记者获得的某场“浪莎E+生活馆”加盟培训的PPT资料和现场视频中,明确包含了 “分享奖(三级分销)”以及“辅导奖、消费奖、占位奖(8层8代收入2%)”等分级销售奖励制度。可见其销售人员是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所发展人员的数量与销售业绩则作为计酬奖励或返利的依据,表现形式为多级分销、分层奖励、团队计酬。
 
根据由国务院颁布并于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禁止传销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传销,是指组织者或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谋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翁荣金曾在某大型活动现场公开表示:“我们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已经成功拿到了直销牌照”,以及“得到了商务部领导的大力支持”。
 
但在商务部网站上查询发现,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名单里并无浪莎集团或关联公司。据了解,浪莎集团确实曾于2017年向商务部申请直销牌照,截止目前一直未获批准。

浪莎股份受益于涉嫌传销业务

从浪莎股份的公开资料中可以发现,上市公司近8年内的业绩变化曲线和浪莎集团以及关联公司开展涉嫌传销业务的过程密切相关。

浪莎股份财报显示,2011-2015年间,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逐年下降,分别为3468万元、1037万元、817万元、196万元、亏损2068万元。2016年是浪莎股份的业绩转折年,2016-2018年,浪莎股份的净利润连续增长。根据浪莎股份2018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88亿元,同比增长12.86%,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2916.18万元,同比增长27.05%。2018年,上市公司还迎来了首次分红。
 
浪莎股份所属的实体门店近年出现批量关店现象。2018年年报数据显示,浪莎股份线下门店关闭109家,截至2018年末剩余456家。

智能保健服饰令人“脑洞大开”
 
作为在各地开展涉嫌传销业务的“道具”,浪莎集团所属企业出品的系列功能性产品也令人“脑洞大开”。这些系列产品包括浪莎女士舒适透气护宫收腹内衣、浪莎男士磁能量石功能内裤、浪莎女士调整型美体文胸、浪莎通络理疗袜等等。产品宣传人员声称浪莎的系列产品属于智能穿戴范畴,具体表现为可通过手机APP来控制内衣裤、袜子的温度提升。

上市公司PR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