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国进出口增速均超预期下滑,贸易顺差衰退式扩大。前期进出口“抢跑”行为告一段落,中美互征关税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且似乎对中国从美国的进口冲击更大。
11月中国出口下滑主要受到美国之外国家的拖累。这里面有去年同期基数上升的因素,有11月全球PMI仍显低迷的因素,我们猜测可能也内涵了前几个月加紧出口的透支效应。对美出口所受冲击有限,则主要源于美国经济表现仍属强劲,也意味着出口企业有自发调整适应的能力,外需也许才是决定出口增长的关键。11月中国从美国进口产生的拖累最大,高技术产品进口减速更甚,也反映抢进口效应衰退,而对主要大宗商品进口的数量贡献普遍走低,体现内需疲软。
进出口抢跑的持续时间比市场预期得要短,可能有两个因素:一是,企业在11月开始签订明年订单,从2008年经验来看,外贸环境重大变化对出口数据的影响有一定时滞,且时点更可能发生在11月。二是,出于明年市场环境的不确定,以及生产周期的问题,关于企业将明年订单前移的猜想不够扎实。
12月1日G20中美领导人会晤传来休战消息,90天的时间窗口对今年12月和明年年初的进出口增长或将有所承托。不过,考虑到本周,中美双方就汽车关税是否下调、美国在华企业多数股权、中方大规模采购金额等,表态不一;华为全球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温哥华被捕,据称与违反美国制裁规定有关,这些都令中美局势再蒙阴影。前景不乐观的情况下,后续三个月进出口回升的空间并不大。但我们认为,2019年外需或只是温和走弱,倘若美方不再进一步扩大关税,对明年中国的出口形势也不必过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