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新闻 > 要闻 > 天猊投资:5年后光刻胶规模将达百亿美元 杜景涛:彤程新材存机会

天猊投资:5年后光刻胶规模将达百亿美元 杜景涛:彤程新材存机会

要闻2021-07-06 389来源:互联网
半导体是大量产品和服务的基础,在许多新兴技术,例如人工智能(AI),高性能计算(HPC),5G,物联网等系统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我国现在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高额市场份额的行业

半导体是大量产品和服务的基础,在许多新兴技术,例如人工智能(AI),高性能计算(HPC),5G,物联网等系统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我国现在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高额市场份额的行业,包括有高铁,太阳能电池板和电信设备等等,但在半导体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仍然不大,每年我国进口的半导体产品金额居所有进口商品之首。未来,龙头企业预计将拥有更多的产业链资源,竞争力也将更加突出。日前,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上海天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天猊投资)分析了光刻胶企业彤程新材(SH.603650),认为光刻胶全球市场规模较大,企业有关注价值。

 

彤程新材成立于2008年,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相关贸易业务,是全球领先的新材料综合服务商,主要三大业务板块为:汽车/轮胎用特种材料,电子化学品材料和可降解材料。

 

其中,半导体级光刻胶方面,2020年彤程新材战略收购了科华微电子和北旭电子,科华目前是唯一被SEMI列入全球光刻胶八强的中国光刻胶公司,拥有KrF(248nm)、g线、i线、半导体负胶、封装胶等产品,是中国大陆销售额最高等国产半导体光刻胶公司,也是国内唯一可以批量供应KrF光刻胶给本土8寸(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通信、计算、工业、汽车等)和12寸(主要应用于存储器、制造CPU、逻辑IC等高能芯片)的晶圆厂客户。2019年全球光刻胶市场规模为82亿美元,预计2026年可以达到123亿美元。彤程新材现产能共有g/i线光刻胶产能500吨/年,KrF光刻胶10吨/年,EUV光刻胶仍处于早期研究阶段。2021年预计年产1.1万吨半导体、平板显示用光刻胶及2万吨相关配套试剂项目等。日本信越化学因KrF产能不足,停止对中国多家一线晶圆厂供货,增速了中国光刻胶国产化的时间。

 

 

在可降解材料PBAT方面,彤程新材于2020年8月获得巴斯夫全球领先全套PBAT技术。目前国内可降解塑料渗透率低且国家实行禁塑令,未来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彤程新材将投资6.7亿建设10万吨/年可生物降解材料项目,在上海新建一座年产能6万吨PBAT吨工厂,预计2022年投产。

 

彤程新材坚持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布局了半导体原材料和可降解塑料。预计2021~23年净利润分别为5.9亿、6.6亿、7.92亿。2021~23年PE分别为39.5/30.1/25.3倍。

 

同时,由杜景涛领衔的天猊投资投研团队也指出了其中风险所在:光科技研发及光刻工艺极高,研发成本高昂,绝大技术被国外垄断。可降解材料未来市场需求将依赖于国家的强政策驱动。

据公开资料,上海天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创始人为杜景涛,于2015年6月正式登记备案,并取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颁发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

上市公司PR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