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在满足部分人群消费性、应急性借款需求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当处置的乱象。针对此,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进行了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在满足部分人群消费性、应急性借款需求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当处置的乱象。针对此,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近期,互金协会在广泛征求多方意见基础上,制订了《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处置自律公约(试行)》(下称《公约》)。
在《公约》签署仪式上,多家网络借贷、互联网银行、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机构代表都表示,今后将严格遵守公约规定,依法合规处置,对于有严重违规行为的处置机构,将取消合作。
不许诱导债务人借新还旧
据了解,目前互联网金融平台对于短期逾期债务,主要通过电话等线上方式进行处置,而对于借款逾期时间长、处置难度大的业务,多数外包给职业借后管理公司。由于行业不规范,处置乱象屡禁不止。
对此,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广泛征集政产学研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基础上,制定形成《公约》,从失信惩戒、业务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管理、外包管理、投诉处理等方面对借后管理作了具体规定。从具体内容看,《公约》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违规管理手段都作出了相应的规范,如要求借后管理人员行为合规合法,不得殴打、伤害、非法拘禁债务人等。针对一些采取电话轰炸、非法抓取通讯录,对债务人及其亲友进行辱骂等行为。
《公约》明确规定债务处置对象应符合法律法规有关要求,不得骚扰无关人员,也不得频繁致电骚扰债务人及其他人员;针对高额手续费、借新还旧导致债务越滚越大的问题,规定不许对超出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部分进行处置,不允许诱导或逼迫债务人通过新增借贷或非法途径筹集资金偿还逾期债务。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要求建立健全的债务处置内控管理制度,如对处置活动进行记录、保留违规处置记录、建立完善的处置外包管理制度、建立债务处置投诉处理机制等。
粗放型风控机构将被淘汰
目前很多借后管理专员都会有一些非实名电话卡,用这些马甲号去频繁骚扰甚至辱骂借款人,并骚扰借款人通讯录中的亲朋好友。此外,对于一些大额的民间借贷以及不看重信誉的出借机构、个人而言,借后管理公司仍会采取一些不合规的处置手段。
此外,国内的失信惩戒机制不完善,也是老赖嚣张、一些公司选择不合规管理的原因之一。未来随着百行征信落地,银行、互联网金融机构等多方征信系统打通,这个状况将得到改善。
《公约》也提出,从业机构应依法合规向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报送债务逾期、违约及处置相关信息,防范多头借贷、过度借贷。
从业机构应主动配合各相关部门建立失信债务人信息公开、联合惩戒等制度,使得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