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众泰汽车被曝长期存在员工欠薪情况,副总裁陈静离职被指与之有关;4月末公司披露财报,2018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扣非净利润为-12.4亿元,同比降低212.4%。众泰汽车为了自救,
继2018年众泰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不及目标一半;3月,众泰汽车被曝长期存在员工欠薪情况,副总裁陈静离职被指与之有关;4月末公司披露财报,2018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扣非净利润为-12.4亿元,同比降低212.4%,在优胜劣汰的转型过程中,众泰汽车该如何活下去?
一路暴跌的股价,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000980.SZ,下称“众泰汽车”)大股东决定出手护盘。今年1月13日,公司控股股东铁牛集团耗资约2000万元增持452万股,彼时其质押率已达82.4%。
为了自救,众泰汽车正在加速新能源汽车布局,并且“牵手”福特汽车发力网约车,但让人颇为不解的是,公司同时选择进军美国市场。
业绩为何一再下滑?
公司4月30日披露的财报显示,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39.7亿元,同比下降27.1%;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降24.9%。
业绩下滑背后是其销量萎靡不振。今年一季度,众泰汽车累计销量50053辆,同比下降42%。而2018年全年,众泰汽车销量为23.31万辆,同比下滑25.53%。与其制定的48万辆销售目标实在相差甚远。
从年报情况来看,众泰汽车盈利能力也在下滑,2018年毛利率仅13.54%,相比上年下滑5.2个百分比,在181家汽车企业中排名143位,处于行业中下水平。此外,2018年公司各项费用率均在上升,对业绩形成拖累,其中销售费用为11亿,同比上升47.3%;管理费用为7.1亿元,同比上升38.2%;财务费用为2亿元,同比上升88%。
众泰汽车已意识到自身不足,2018年研发费用达到5.8亿元,同比上升56.6%,不过随着流动性危机爆发,未来公司或难保持高比例的研发投入,根据2018年年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由902.5万下降至-23.1亿元,同比下降25733.2%,负债率达45.88%。
投诉高企和深陷欠薪风波
3月初,有自称众泰汽车研究员员工的网友公开发布《求助信》,称众泰汽车自2018年销量开始下滑时开始拖欠员工薪资,半年多时间拖欠了三次,且未给员工任何解释。
与此同时,有投资者在股吧向董秘提问“众泰汽车长期存在车间员工欠薪情况,近期杭州研究中心的工资也发不出来了,公司是否计划缩减业务、大幅裁员?公司将如何盈利?”董秘处并未否认公司出现欠薪,并表示公司将通过尽可能的开拓市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业务费用等措施来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3月8日,众泰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副总裁陈静因个人原因辞职,将不再担任众泰汽车任何职务。公开资料显示,陈静在众泰汽车先后担任发展部部长、总裁助理、副总裁,永康众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等职位。
事实上,2018年11月众泰汽车也曾被曝出拖欠员工薪资,彼时公司副总裁杨建也提出离职,这名高管任职仅三个月。为何高管离职与欠薪时间总是不谋而合?
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自救。2018年9月,公司与福特汽车签订《合资经营合同》双方将成立众泰福特智能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为网约车运营商和网约车司机提供智能、定制化的纯电动车出行解决方案。
牵手福特,进军美国市场
就在5月6日,众泰汽车公布了其在新能源方面的未来战略计划以及产品规划,预计在2020年将有10款纯电动汽车上市。
此外,今年年初,公司公布了首批19家美国经销商名单,称将正式进入美国市场,并计划2020年底前在美国正式销售旗下车型。可以预见的是,目前众泰旗下的多款车型都因过度抄袭保时捷、奥迪Q5等豪华品牌而备受市场指责,进入美国市场之后或将遇到外观设计专利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