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新闻 > 央企航天通信财务造假,外部审计机构又是瑞华

央企航天通信财务造假,外部审计机构又是瑞华

企业新闻2019-10-23 1974来源:互联网
央企航天通信财务造假,外部审计机构又是瑞华
近日,一份落款为“深圳市海派通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海派通讯’)”的《告知书》在网上流传。告知书称,公司长期生产经营困难,已无法继续经营,公司研究决定,拟于2019年11月15日关闭龙华分公司观澜生产基地,自2019年10月14日起,基地全员正式停工。海派通讯于2015年被上市公司航天通信(600677)收购,后更名为智慧海派。其官方网站显示,公司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和联想、中兴、海康威视、大华等全球知名品牌商的核心合作商及生产厂家。而且除深圳外,还在杭州、南昌、成都、印度设有制造基地,在北京、上海、深圳、南昌、杭州、台北设有高端研发中心。

10月14晚,航天通信发布公告:上交所发布问询函,要求公司尽快核实子公司智慧海派的历年业绩虚假情况。


航天通信新闻发言人随后对外表示,对于智慧海派出现的风险,航天通信存在对智慧海派管控不力,各项监督措施未能有效落实的问题。更为主要的是,智慧海派涉嫌利用虚假业绩掩盖实际亏损。

 

截至目前,智慧海派应收账款余额57.04亿元,逾期金额44.59亿元,占应收账款总额78.17%。其中:境内客户15.53亿元,逾期金额14.60亿元;境外客户41.51亿元,逾期29.99亿元。同时,智慧海派生产订单大幅减少,收入同比大幅下降,预计2019年出现较大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航天通信的会计事务所是瑞华!

早在2017年,航天通信的会计事务所天职国际对2016年年报出具了非标意见。2016年,智慧海派第一次并表到航天通信,当年实现净利润3.29亿。但是,对智慧海派的靓丽成绩单,天职国际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报告——“我们认为,其供应链上下游的确定存在受智慧海派重大影响的情况,且相关内部控制缺失,无法准确判断……”。
天职国际出具了非标意见后,不到4个月,就被航天通信更换了成了瑞华会计师事务所。
 

有财务专家分析了航天通信最近七年的财报,发现了四度财务造假,可以说差不多造假的手段基本都试过了,但是造假的成本却非常低。
 

1.将资金套出,进行体外循环,虚增收入和利润

2007年11月6日,财政部在发布的第十三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中提及了涉及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事项:认定公司2003年至2005年划出资金通过其他单位进行周转,虚增利润3110万元。

后果: 2007年发现的财务造假事件,公司只收到了财政部下发的处罚决定。
 

2.通过关联交易,虚增收入和利润

2010年8月18日,浙江证监局在对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公司下属两家子公司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和沈阳航天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出现过虚增2009年收入2021万元和1092万元的情况。

后果: 2010年浙江证监局现场检查后,只是出具了《关于对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管意见的函》。
 

3. 通过资产核算方法的调整,虚减成本,虚增利润

2012年12月10日,航天通信又收到浙江证监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指出公司2011年新收购控股子公司张家港保税区新乐毛纺织造有限公司存货及固定资产核算存在重大缺陷。

后果: 2012年,公司收到的是《关于对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
 

4.通过背靠背互开发票的方式进行虚假交易,虚增利润

2014年9月20日,航天通信公告称,公司收到了浙江证监局下发的 《关于对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2014]12号)。浙江证监局认为,公司子公司易讯科技股份2013年度虚增营业收入4555.65万元,虚增营业成本3685.46万元,虚增管理费用351.56万元;导致虚增净利润440.84万元。另外,公司还存在业务交易虚假、代理业务确认收入等问题。

后果:公司收到的依旧是《关于对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

 

 

上市公司PR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