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康科技三季报净利润同比下滑71% 频繁关联收购存利益输送嫌疑
10月31日,爱康科技(002610.SZ)披露三季报,2019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7.88亿元,同比增长3.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88万元,同比下降58.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
10月31日,爱康科技(002610.SZ)披露三季报,2019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7.88亿元,同比增长3.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88万元,同比下降58.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63万元,同比下降72.75%。
其中,爱康科技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79万元,同比下降71.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06万元,同比下降76.77%。
此次披露的三季报是公司5年以来的最差。
激进的现金收购
10月30日,爱康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原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宁波江北宜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宁波宜则”)100%的股权,现因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为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交易成本,该交易拟变更为现金收购,交易金额17.8亿元。截至2019年5月,宁波宜则的净资产为11.76亿元,收购增值率约为51.36%。
用17.8亿元的现金收购,对于年盈利只有1.25亿元(2018年)的爱康科技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末,爱康科技的货币资金为20.56亿元,短期借款为25.81亿元,公司货币资金已经不足以覆盖同期的短期借款。同时,公司的长期借款为4.05亿元,公司的整体负债率为55.78%,而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净利润只有5588万元。
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17.8亿元现金收购标的资产显然过于激进。对于此次收购,资本市场并未给予积极反应,10月31日,爱康科技股价收报1.65元,小幅下滑1.79%。
无论从估值、业绩承诺还是经营成果的角度来说,近三年宁波宜则都在不断下滑,而且标的公司光伏产品的生产在越南,市场在欧洲和美国,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政策、需求还是价格的变化,甚至汇率的波动,都会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在此时点,爱康科技斥资17.8亿元现金进行收购显得过于激进,背后的风险不言而喻。
频繁关联收购动机存疑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江苏爱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爱康实业”)持有爱康科技15.66%的股份,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根据三季报,上市公司前十名股东中,爱康实业、爱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江阴爱康投资有限公司为同一控制人邹承慧控制的关联企业。
2016年3月,爱康科技以2.46亿元从爱康实业手中收购其持有的赣州发展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40%股权。
2017年8月,公司以8.06亿元的价格收购苏州爱康能源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8.40%的股权。
2018年9月,公司又以1.68亿元的价格收购控股股东爱康实业持有的江西省金控融资租赁公司30%的股权。
同年12月,公司向控股股东爱康实业收购上海爱康富罗纳融资租赁有限公司26%的股权,价格为2.62亿元。
2019年10月,公司拟以自筹资金1.09亿元收购爱康实业有限公司和邹裕文先生持有的江苏爱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
这些收购所涉及的标的资产有的是光伏行业,有的是金融租赁行业,有的是房地产行业,行业各有不同,但大部分都是从控股股东爱康实业手中收购,而且在收购之后,这些公司也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这一系列并购后,爱康科技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张,但经营业绩却没有任何提升。
近四年时间,爱康科技的净利润不仅没有上升,而且还在持续下降,甚至还不如刚刚上市的时候。
上市首年,爱康科技实现收入15.24亿元,净利润为1.95亿元。自此之后,1.95亿元的净利润高度就再也没有被超越过。
而且大部分是直接现金购买,这不得不让人怀疑究竟是公司业务所需还是为了向控股股东进行利益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