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市动态 > IPO > 捅了“马蜂窝”的马蜂窝,上市之梦能顺利实现吗?

捅了“马蜂窝”的马蜂窝,上市之梦能顺利实现吗?

IPO2019-05-31 73来源:互联网
“在未来一至两年内,力争成为中国最大的旅游流量平台,实现IPO上市。”
       作为互联网中一股中坚力量,水军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水军们靠发帖、刷量、刷评论充斥着论坛、门户网站和社交媒体,最典型的莫过于微博刷粉丝刷评论了,如“五四青年”蔡徐坤签约了NBA之后,花钱买水军刷微博引起一亿次的转发量,甚至惹怒了共青团中央。
 
       水军也包括一些不道德的“黑公关”,2018年6月份,腾讯和今日头条就曾相继报案。马化腾亲自在朋友圈表示:“是时候挖根源了”,这也证明腾讯对黑公关事件准备采取反击措施。
 
       在互联网灰色产业链上,水军来无踪去无影,的确是一种可恶的存在。让全民震惊的还有马蜂窝的“水军门”事件。


 
       2018年10月初,正值马蜂窝开启D+轮融资之际,一篇名为《估值175亿的旅游独角兽,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的文章指责马蜂窝评论造假,成其抄袭点评占总点评数85%。
 
 
1、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UGC,全称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生成内容。在不少旅游爱好者眼中,此前马蜂窝是一个以大量真实、有效的攻略、点评等UGC为核心资源的旅游平台。
 
       马蜂窝以旅游攻略、游记闻名,广大用户在旅游之前可通过浏览马蜂窝上的内容来制定旅游计划,被称为“中国的旅行圣经”。
 
       靠着UGC运营模式发家的马蜂窝尝足了甜头。2006年,马蜂窝网站上线;2010年,旅游爱好者陈罡与另一位联合创始人、COO吕刚正式公司化运作马蜂窝。两年后,马蜂窝成为国内最大的旅游社区。
 
       马蜂窝通过把社区氛围、旅行文化、产品功能、社交互动、旅游决策和交易等各种用户体验系统性地融合,获得了稳定的用户流量。
 
       据统计,马蜂窝平台上每月生产超过70 万篇优质游记、攻略等长内容,新增926万条目的地旅游问答、点评等短内容;平台已累计超过 3.18 亿条旅游点评。官方数据显示,马蜂窝已连续四年实现GMV超100%增长。
 
       一方面,通过用户的实时分享,相关旅游资讯也随着快速更新,而采用UGC模式的平台就能收纳这些信息为己所用。
 
       另一方面,利用UGC模式,马蜂窝可通过用户上传的攻略、游记,或是用户与原创者之间的评论互动等,收集到海量的用户需求信息及旅游资讯,这些信息极大程度地丰富了马蜂窝数据库。
 
       但是,UGC模式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3月28日,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会同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网信办联合约谈了北京蚂蜂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对其网站和移动应用商店违反《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及违反“九不准”内容没有尽到审查义务并立即停止传输一事进行严厉批评,提出立即整改要求。
 
       UGC模式的核心是内容,只有保证高品质的内容,才能为平台引流进大量用户。在各个用户上传的游记、攻略中,并非都为真实、优质的文章,为了保证内容的质量,就需要审核团队的严格把关。
 
       对于OTA和旅游攻略点评平台等企业来说,不论用户发布了什么类型的内容,网站都负有一定责任。
 
 
2、“水军门”事件持续发酵
 
       随着“水军门、刷单、刷数据事件”不断发酵,马蜂窝一时间成为全民口诛笔伐的对象,有分析直指马蜂窝为了融资时能交出一份更好看的成绩单,而营造了“虚假繁荣”的用户活跃度。之后,马蜂窝发布官方声明。
 
       在声明中,马蜂窝核强调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马蜂窝是旅游平台而非本地生活服务网站,用户分享的主要载体为游记、攻略与问答。马蜂窝的UGC内容数据中,游记和攻略占比78.91%,嗡嗡(旅行故事)占比7.92%,问答占比10.26%。这些数据背后,是用户真实的情感与回忆,也是马蜂窝内容的真正价值。
 
2、点评内容在马蜂窝整体数据量中仅占比2.91%,涉嫌虚假点评的帐号数量在整体用户中的占比更是微乎其微,马蜂窝已对这部分帐号进行清理。自媒体文章所述的马蜂窝用户数量,与事实和第三方机构数据都严重不符。
 
3、马蜂窝将正视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审查漏洞并采取积极改进措施,但不容许任何个人或机构将每位热情且真诚的马蜂窝用户称为“僵尸”和“水军”,将千万用户共同构建的社区描述为一座“鬼城”并企图摧毁它。
 
       舆论发酵的背后,为马蜂窝的融资和估值蒙上了一层阴影。
 
       危机之中,正在积极整改审查漏洞的马蜂窝,在去年10月24日放出了D+轮融资信息,未披露具体融资金额,估值20亿美元,领投方为腾讯产业共赢基金,与之前传出的估值175亿相差甚远。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马蜂窝内部在职员工透露,马蜂窝目前正在进行裁员,裁员人数占整体员工数10%。受此影响,原定于近日举行的春季晋升也被取消。此外该报道还表示,目前是P7以下的HC全部被砍掉,这也就意味着很多部门会就此解散。
 
       对此,马蜂窝内容中心人员,对方表示并不知情。
 
 
3、马蜂窝的上市梦
 
       马蜂窝副总裁于卓曾在澳门出席活动时谈到数据造假风波一事时表示,此次事件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上市进程正常推进中,希望马蜂窝两到三年内完成赴美IPO,预计上市地点将首选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
 
       2019年5月23日,马蜂窝旅游网宣布完成2.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此轮融资由腾讯领投,美国泛大西洋资本集团(General Atlantic)、启明资本、元钛长青基金、联创旗下NM Strategic Focus Fund、eGarden ventures共同跟投。
 
       在本轮融资之前,马蜂窝还获得过5轮融资:
 
        2011年10月,马蜂窝A轮融资得到今日资本500万美元投资及200万美元无息贷款,主要用于移动互联网布局,拓展线上线下市场,以及激励用户创造内容。
 
       2013年4月,马蜂窝B轮融资得到启明创投和今日资本1500万美元的投资,主要用于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移动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与应用布局。
 
       2015年1月,马蜂窝获C轮融资,累计融资超过1亿美元。投资方有高瓴资本、Coatue、CoBuilder、启明创投、Rich Barton。这一年,马蜂窝探索出一条与传统在线旅行社截然不同的营运模式——基于个性化旅游攻略信息构建的自由行交易与服务平台。
 
       2017年12月,马蜂窝获得1.33亿美元D轮融资,由鸥翎投资、美国泛大西洋资本集团、淡马锡、元钛长青基金、厚朴基金共同投资,今日资本、启明资本、高瓴资本继续跟投。新注入的资金,主要用于旅游攻略和数据开发,深耕自由行供应链。
 
       2018年10月,马蜂窝获得D+轮融资,投后估值20亿美元,融资金额暂未透露,领投方为腾讯产业共赢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5月20日,同程艺龙与马蜂窝旅游网宣布将结合各自业务进行优势互补,打造从UGC到一站式出行平台的闭环模式,并在微信生态下持续布局,以期更好地满足和服务差异化用户群体的旅行需求,构筑业务增长新动能。
 
       腾讯为同程艺龙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4.92%,此次推动生态体系内的旅游企业抱团,或许是为了更好地应对阿里系和携程的竞争。
 
 
4、结    语
 
    关注马蜂窝的朋友不难发现,当我们在马蜂窝上寻找攻略时,浏览许久之后我们会发现相同目的地,大部分用户分享的旅游攻略其实大同小异。
 
    这是马蜂窝致命的痛点,如果一直难以满足大众需求,马蜂窝的竞争力就会被削弱,从而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是与头部的OTA平台相比,携程、飞猪的GMV都是千亿级别,马蜂窝依然体量较小。捅了“马蜂窝”的马蜂窝,上市之梦能顺利实现吗?

上市公司PR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