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讲话,让沉寂已久的区块链再度成为热点,从数字货币到区块链概念股都在用喜人的涨幅宣告一场狂欢。 在这场狂欢中,全球最大矿机生产商比特大陆酿造了一起突然的人事变动。
一次讲话,让沉寂已久的区块链再度成为热点,从数字货币到区块链概念股都在用喜人的涨幅宣告一场狂欢。
在这场狂欢中,全球最大矿机生产商比特大陆酿造了一起突然的人事变动。
10月29日,比特大陆创始人之一吴忌寒以比特大陆集团董事会主席、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的身份,向全体员工发送邮件,宣布解除詹克团在比特大陆的一切职务,即刻生效。
6年前,吴忌寒与詹克团成立比特大陆。然而企信宝的最新数据显示,就在数天前的10月28日,比特大陆法定代表人由詹克团变成了吴忌寒。
这是传出创始人不合消息后的一年时间里,比特大陆第二次有这么大的人事变动。
上一次,是今年的3月份,董事会任命王海超担任CEO,结束了此前比特大陆“双CEO”的模式。
就在比特大陆人事震荡的同一天,其竞争对手全球第二大比特币矿机厂商嘉楠耘智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招股文件。据报道,一周前,比特大陆也已向SEC秘密递交了上市申请。
这一次的上市竞赛能否有答案还未知,但上市过程中拦路虎不少。
比特大陆内忧外患
2018年9月,在取消IPO的传闻中,比特大陆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书。
上市成功的消息并没有传来,但此后创始人之间不和、大规模裁员等传闻困扰着比特大陆。
上市的失败,或许是推动比特大陆走向后来的人事变动的重要因素。
2019年3月26日,比特大陆发布内部信,宣布了公司管理组织架构的调整。董事会任命比特大陆产品工程总监王海超担任CEO,詹克团继续任公司董事长,吴忌寒任公司董事。此前,比特大陆采取的是“双CEO”模式。
这一天,也是比特大陆2018年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过期失效的日子。
当时的报道显示,詹克团与吴忌寒两人存在分歧,这导致了比特大陆没能在牛熊切换中聚焦业务。
创始人之间的矛盾还在继续,10月29日,詹克团还以比特大陆的名义,在深圳举行了第三代智能服务器SA5的发布会,但他已经被踢出局了。
根据吴忌寒的反应来看,这是一场难以调和的矛盾。吴忌寒对员工表示,比特大陆任何员工不得再执行詹克团的指令,不得参加詹克团召集的会议,如有违反,公司将视情节轻重考虑解除劳动合同;对公司经济利益造成损害的,公司将依法追究民事或刑事责任。
创始人长期战略不合的比特大陆,此时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
向内,是创始人间的内斗还没有结束;对外,是比特大陆的竞争对手们穷追不舍。
神马矿机目前被看成是比特大陆的一大威胁。有意思的是,神马矿机的创始人杨作兴曾经就是比特大陆的核心技术员工。
2016年6月,比特大陆推出蚂蚁S9,并成为比特大陆的销量之王。在更新迭代迅速的矿机行业,最初是蚂蚁S9的供不应求让神马矿机有了崛起的机会,后来是比特大陆新矿机的市场反应不足,失去了部分客户。
今年4月,比特大陆推出蚂蚁3 款矿机,配备了第二代 7nm BM1397采矿芯片,今年7月,据台媒《经济日报》报道,比特大陆向台积电追加一批新订单。然而,芯片的产能问题也是一大硬伤。
比特大陆:转型是一大难题
对于矿机行业来说,比特币的价格会直接影响到比特币矿机的市场需求和价格。
比特币市场的不确定性,是摆在所有矿机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一众矿机企业向人工智能芯片业务转型。
2016年开始,比特大陆在主营业务——比特币挖矿专用的ASIC矿机芯片设计的基础上,开发了AI专用芯片。
从2017年中到2018年,比特大陆的员工数暴涨,主要是由于比特大陆将AI芯片作为全力开拓的新业务。
在比特大陆今年3月份的人事变动中,内部信中写道:“未来三五年,数字货币与区块链行业的市场空间将更大,人工智能算力的市场空间同样也是巨大的。
实际上,在数字货币的牛市行情中,矿机芯片可以为人工智能芯片带来的庞大现金流,但在熊市,主营业务一旦停滞,新业务的研发就会成为一大问题。
根据2018年递交的招股书数据, 2015—2017 年,比特大陆矿机分别销售23万台、26万台、162万台,销售额分别占总营收的78.6%、77.3%、89.9%,2018 年上半年,销售256万台,矿机销售占比为 94.3%。
但与此同时,比特大陆生产的矿机的毛利率,分别为52.0%、54.5%、48.2%,2018年上半年下降为36.2%。
矿机行业的转型之难,从嘉楠耘智的招股说明书中可见一斑。
嘉楠耘智招股书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嘉楠耘智净收入为2.89亿元,亏损3.31亿元; 2017年,公司分别实现净收入13.08亿元,净利润3.76亿元,2018年,净收入27.05亿元,净利润1.22亿元。
2019年上半年总收入同比下滑85.2%。同样是在2016年,嘉楠耘智开始向人工智能芯片业务转型,但今年上半年,公司AI相关产品仅实现了50万元的收入。
不转型,不确定性太大;转型,前路漫漫。
比特大陆:矿机企业上市艰难
2019年1月23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港交所总裁李小加独家对话腾讯新闻《潜望》时表示:
“对于IPO,港交所的核心原则是上市适应性(suitability)。拟上市公司给投资者介绍出来的业务模式是否适合上市?比如说过去通过A业务赚了几十亿美金,但突然说将来要做B业务,但还没有任何业绩。或者说B的业务模式更好,那我就觉得当初你拿来上市的A业务模式就没有持续性了。还有就是监管之前不管,后来监管开始管了,那你还能做这个业务,还能赚这个钱吗?”
这被认为是比特大陆IPO失败的重要原因。实际上,除了比特大陆外,嘉楠耘智也颇为坎坷。
2016年,A股上市公司鲁亿通(300423.SZ)曾拟以约30.6亿元收购嘉楠耘智100%股权,最终收购终止;2017年8月,嘉楠耘智试图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恰缝国内加密货币市场监管趋严,最终放弃;2018年5月,嘉楠耘智冲击港股IPO,最终失败。
虚拟货币市场与政策的不确定性,是矿机行业上市路上的拦路虎。除此之外,业务转型是一个更大的难题。
2018年8月7日,比特大陆完成B+轮融资,估值人民币990.45亿元。但一家估值900亿元企业,营收主要来自于不确定性太强的矿机销售,而另外三大业务:自营挖矿、矿池运营、矿场服务在2018年上半年分别只贡献了总收入的3.3%、1.5%、0.8%。
比特大陆仍然占据着矿机的主市场,但矿机行业的更新换代,很难让比特大陆有足够的精力、财力研究人工智能芯片。而在矿机市场,资金流、产能、技术更新,每一样都在拷打着企业。
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市是一项迫切的要求,但矿机行业存在的那些问题,又成了上市的隐忧。
————————
原载 / 热搜财经
作者 / 彭程
本文为热搜财经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