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华峰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峰测控)11月22日IPO上会的临近,背后应收账款高企、存货逐年攀升、大客户连年亏损。还惨遭竞争对手的专利“狙击”的华峰测控究竟能否
随着北京华峰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峰测控)11月22日IPO上会的临近,背后应收账款高企、存货逐年攀升、大客户连年亏损。还惨遭竞争对手的专利“狙击”的华峰测控究竟能否成功上市登科还是个未知数。
华峰测控应收账款高企
1993年成立的华峰测控是为数不多进入国际封测市场供应商体系的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
名气和地位之下,华峰测控的业绩表现也可圈可点。
数据显示,华峰测控2016年-2019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2亿元、1.49亿元、2.19亿元和0.60亿元;同期分别实现扣非净利润4086.79万元、5239.15万元、9054.93万元和2258.31万元,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值得关注的是,华峰测控的应收账款高企,情况不容乐观。
根据招股书,华峰测控在2016年-2019年一季度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4201.94万元、4324.14万元、3557.05万元和6424.09万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9.09%、22.94%、14.73%和17.81%,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54%、29.10%、16.27%和107.46%。
报告期内,华峰测控的存货账面价值也受影响,分别达到1973.06万元、3422.88万元、4516.08万元和4141.88万元,整体呈增长趋势。但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存货的绝对金额仍然可能继续保持上升态势,进而导致公司存在存货周转率下降并增加存货跌价的风险。
专业人士称,应收账款过高说明货款回收不力,资金周转不快,会有资金回收风险,长久会形成坏账,造成企业资金断流。
华峰测控大客户经营状况连年恶化
根据招股书,截至 2019 年 3 月末,华峰测控应收账款余额前五大客户分别为长电科技、通富微电、深圳市立能威微电子有限公司、四川遂宁市利普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和江苏格立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体来看,长电科技在前五大欠款客户中位列第一,欠款金额达1,554.89万元,占应收账款比例的21.94%。通富微电则位列第二位,欠款金额为895.52万元,占应收账款比例的12.64%。
然而,长电科技和通富微电近年来基本是惨淡经营的状态。
Wind数据显示,长电科技2016年-2019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06亿元、-2.63亿元、-13.09亿元和-4.23亿元,连年亏损数亿至数十亿不等。截至2019年上半年,第二大欠款客户通富微电的扣非净利润也暴降至-1.44亿元,与上年同比下降了309.39%。
对于下游大客户经营不佳的影响,华峰测控相关负责人称:长电科技和通富微电虽为公司的大客户,但公司不存在向单个客户的销售比例超过总额的50%的或严重依赖于少数客户的情形。同时,公司拥有上百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客户资源,也与超过三百家以上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保持了业务合作关系,构建了较强的产业链客户资源壁垒,并不会因为某一客户的供需减少而对公司的整体经营带来业绩的明显下滑。
竞争对手的专利“狙击”
相比应收账款和大客户经营恶化,更糟心的是,华峰测控还具有潜在的知识产权争议,遭遇了致命的专利“狙击”。
公开资料显示,华峰测控所属的半导体测试机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高科技行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具有研发周期长、研发风险高和研发投入大等特点。为了保持技术优势,公司需要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及时申请关键技术专利,但是这仍不能排除与竞争对手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此类知识产权争端将对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产生极大影响。
据招股书披露,近年来,华峰测控产品出口海外市场,与国际竞争对手产生直接竞争,而通过专利争议方式阻挠竞争对手的市场拓展是国际市场通常采用的方式。
2017年5月,华峰测控收到国外同行聘请律师发来律师函,提出公司侵犯其在相关国家的专利权。众所周知,专利侵权诉讼对科技类公司的影响是致命的。此前,已在科创板上市的传音控股和光峰科技均深受其害,华峰测控不要步其后尘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