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云计算市场正爆发出惊人的潜力,以BAT为代表的云计算服务商们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进行着营收与规模扩张,BAT之外的电商平台、运营商、软硬件企业甚至是独立的创业型
目前,国内云计算市场正爆发出惊人的潜力,以BAT为代表的云计算服务商们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进行着营收与规模扩张,BAT之外的电商平台、运营商、软硬件企业甚至是独立的创业型厂商都在云计算市场上不断“发声”。
独立云计算平台们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未来,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涉足者众,青云QingCloud“夹缝”中出位
截至目前为止,国内的云计算行业厂商大概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类别:
以BAT为代表的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特别是阿里云与腾讯云这两家目前在云计算领域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和规模体量。
BAT之外,互联网行业还有金山软件推出的金山云、京东旗下的京东云、网易旗下的网易云等;运营商层面,移动、联通、电信三家都有下属的云服务平台;传统软硬件巨头层面,华为云近些年发展态势迅猛,紫光云、浪潮云等同样不断布局;另外还有不少IDC厂商涉足其中,它们之中的代表包括华云数据、世纪互联、首都在线等等。
但其中也有一些依靠着自身独特的打法和优势,在国内云计算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其中典型代表就有青云QingCloud、UCloud、七牛云等。
其中青云QingCloud最为引人关注,它在2017年就被硅谷全球数据研究机构PitchBook列为全球云服务“独角兽”企业之一,在最近两年时间里更是动作频频,“誓要”在BAT等巨头之下谋得一片生存领地。
从2012年成立至今,青云QingCloud把握住了国内云计算领域的发展“风口”,曾位列IDC中国首届“互联网+”产业创新企业百强,它还连续2年被Forrester列为国内公有云“Strong Performer”代表。
目前,青云QingCloud正在为进入如火如荼的科创板做准备,青云QingCloud市场副总裁刘靓曾向外界透露,“公司正在积极申请科创板上市”。随后市场部表示在做国内资本市场的上市计划,但具体细节还在内部研究中,尚无定论。
公开报道显示,青云QingCloud目前已经完成了4轮、总金额超过二十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股东名单里包含蓝驰创投、经纬中国、招商证券国际等。
从青云QingCloud自身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体量上来看,它在成立之后的这七年时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平台业务涵盖的范围也很丰富。但在巨头云集、整体增速明显的云计算行业,青云QingCloud目前所建立起来的优势并不明显。
未来的发展形势不乐观
正因为国内云服务市场的竞争可谓是异常激烈,青云QingCloud目前这种公有云+私有云双边“押宝”的战略就需要面临多线竞争的压力了,这对它的未来发展很不乐观。
公有云维度,青云QingCloud很难与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竞争对手们直接抗衡;私有云业务上,青云QingCloud虽然取得了不错的增速,但它需要面对的竞争环境更加“残酷”,BAT等巨头之外,大量中、小云服务厂商都在不断地瓜分这一市场领地。
于是近年青云QingCloud又在力推以公、私、混、托一套架构和完全一致的体验为特色的“混合云”服务,但在这一领域,它很难成为青云QingCloud打破巨头倾轧、从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突围而出的关键。
四轮融资渠道与股东名单乍看之下还不错,但对比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资本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们来说,青云QingCloud的资本实力显得非常“欠缺”,而且其融资渠道相对比较单一,不说BAT、华为等,就是与国内外其他上市公司相比较,青云QingCloud也占不到什么优势。
在这种态势下,资金实力相对比较“匮乏”的青云QingCloud更是需要不断加大在各业务领域的资金、技术、运营等方面的巨大投入,在资金储备完全没有办法与巨头们相比的情况下,青云QingCloud很难持续突围而出。
即便成功上市,青云QingCloud未来需要面对经营“难题”,未来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