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晚间,吉药控股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调查通知书》。今早开盘,吉药控股低开3.23%,截止发稿,报4.19元/股。
根据《调查通知书》,因吉药控股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立案调查。此外,公司还公告称,独立董事康少华因个人工作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独立董事、提名委员会委员、审计委员会主席、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职务。

近期,吉药控股因收购修正药业股权一事“风波不断”。或与公司此前计划收购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修正药业”)后又终止的信披问题有关。
7月11日,吉药控股曾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等方式,购买修正药业100%股权。因此次交易涉及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自7月11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而在10个交易日后,7月24日,吉药控股却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终止收购的吉药控股反而迎来连续涨停。7月25日复牌首日,吉药控股“一”字涨停,当天成交2916万元。复牌第2日早盘涨停后被大单砸下,但又迅速被封上涨停板,成交量暴增,全天成交2.52亿元。
同日,吉药控股收到深交所关注函。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在申请停牌时是否对此次重组可能构成重组上市、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公司是否存在支付能力等情形予以考虑,公司在停牌期间具体论证事项,是否存在故意停牌、停牌不审慎、炒作股价等情形。
7月26日晚间,吉药控股披露更正公告称,对此前披露的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原因进行了修改,并否认了未来与修正药业继续推进重组的计划。
同日晚间,深交所向吉药控股下发第二份关注函称,7月26日收市后,修正药业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与吉药控股意向协议解除的声明》,经深交所方面督促,吉药控股披露了更正公告。
更正公告中,吉药控股称,由于公司经办人员失误,在传递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意向协议之解除协议》过程中,误将修订稿当做最终稿归档,致使此前公告中引用了修订稿中错误内容。
遭深交所质疑后,吉药控股股价持续走低,8月8日报收4.33元/股,自7月26日收盘以来跌幅已超三成。
对于吉药控股此次被立案调查,证券维权律师、上海创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许峰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重大收购过程当中的任何信息披露都很敏感,如果一方的陈述跟另一方不符,任何一方的撒谎都涉嫌信披违规。
“对上市公司立案调查,上市公司违规的可能性大一些。但也不排除修正药业涉嫌信披违规,修正药业参与到跟上市公司相关的重组、收购,就有相应的信披义务。” 许峰认为,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吉药控股业务方面受影响有限,但是被立案调查意味着诚信遭到极大怀疑,公司的资产重组和其他融资会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