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市动态 > IPO > 找钢网弃同股不同权再冲刺IPO,中国最大钢铁电商新出路在哪里?

找钢网弃同股不同权再冲刺IPO,中国最大钢铁电商新出路在哪里?

IPO2019-05-14 148来源:互联网
1月14日,钢铁电商平台找钢网再度递交赴港招股文件。最新提交的招股书中已未再提“同股不同权”,这代表其以放弃以AB股权的形式在香港上市。有消息人士指出,找钢网改以传统方式
1月14日,钢铁电商平台找钢网再度递交赴港招股文件,再次冲刺IPO。目前该招股书中并未披露具体募资金额。

放弃AB股权的形式,再次香港上市
 
事实上早在2016年1月,找钢网董秘华硕就曾在找钢网的E轮融资发布会上公开表示,找钢网正在拆除VIE架构,筹备冲击国内战略新兴板。对此王东也自信地表示,在未来两年内找钢网将亮相于中国的资本市场。
 
但201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战略新兴板被从“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删除,找钢网冲击战略新兴板的计划就此告吹。随后的2017年4月,王东再次公开称,找钢网正在积极争取上市,虽然现在符合了申报条件,但还有点早。
 
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发布文件支持同股不同权。有投资人表示,在港交所实施上市制度改革后,港股将成为中国真正的战略新兴板。找钢网也将其上市地点重新瞄准到了香港,并于6月26日正式向香港联交所正式递交招股书,欲以“同股不同权”的形式申请赴港上市。若以此形式成功上市,找钢网将成为继小米、美团点评之后的第三家在港交所采取同股不同权上市的公司。 
 
而在找钢网最新提交的招股书中已未再提“同股不同权”,这代表其以放弃以AB股权的形式在香港IPO上市。有消息人士指出,找钢网改以传统方式上市,是希望在估值上有更大弹性,并维持今年底挂牌的目标。
 
钢铁行业的头牌按摩师
 
作为找钢网的天使投资人,真格基金徐小平看中了“找钢网”中“找”的理念,并只用了十分钟就给了王东团队1000万元的天使投资。
 
他认为,单单一个“找”,足以是一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哲学:找准产业链上的痛点,去中间化,缩短交易流程,让信息更透明,减少中间环节的加价。放到找钢网身上,徐小平直接把找钢网称为“钢铁行业痛点的头牌按摩师”。 
 
事实上,在最一开始的时候,找钢网的前身还只是一个钢铁搜索网站,其核心业务是钢铁搜索,目标是想成为钢铁界的“去哪儿”网。 
 
但在这个阶段,国内的钢材市场仍然处于分散的杂货店模式,若想买钢材,客户需要和近五个商户打交道,流程繁杂且存在严重的信息不透明问题。众所周知,钢铁是中国工业的晴雨表,是工业的粮食,价格每天都在波动,规格材质非常复杂,而靠传统的搜索方式很难帮助客户找到合适的供应商。 
 
换句话说,中国钢铁市场长期未能摆脱行业集中度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抗风险能力偏弱等问题,整体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状态。“资源为王,以产定销”的传统贸易模式导致钢铁流通层级多、成本高、加工配送环节效率低下。 
 
而就在找钢网正式成立的前一年,也就是2011年,全球金融危机肆意蔓延,国内的四万亿刺激政策使钢铁行业迎来了短暂的辉煌。但很快,以钢铁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开始进入到产能过剩时期。
 
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价格下行、利润微薄、银行抽贷、环保倒逼、贸易摩擦等深层次问题接连出现。大量钢贸商破产的破产、跑路的跑路,剩下的留守者四处碰壁、举步维艰。
 
一个产业从盛到衰,从稀缺到过剩,往往能为互联网服务商带来巨大的机遇。至此,王东开启了以互联网为工具,买卖钢材的生意。
 
营收超175亿元,98%来自自营
 
发展至今,以其2017年收入计算,找钢网已经是中国最大的钢铁电商平台,市场份额高达30.6%。过去的3年,找钢网平台上重复购买的客户订单分別占网上平台订单总数的65.0%、73.4%及79.9%。
 
分析传统钢铁交易的弊端,王东认为,做钢铁电商,就必须接触到自营环节,如果不接触钢厂,就没有意义。“只有占据钢厂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才能和钢厂合作的越来越好,也才能证明为钢厂带来越来越多的价值。
 
基于此,找钢网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涵盖整个钢铁贸易产业链的综合服务。首先通过免费撮合模式汇集订单流,再通过直营模式最大化提高钢材现货的交易效率,同时提供仓储、简加工和物流配送等供应链服务,并根据大数据分析建立的信用模型,为中小服务商提供金融服务。
 
联营+自营模式的钢贸业务为找钢网带来了稳定的商品交易量。从整体商品交易额来看,最新招股书显示,找钢网2015年交易额为182亿元,2016年增长至363亿元,并进一步增加至2017年的6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7.4%;2018 年上半年为250亿元。 
 
据悉,找钢网启动自营业务之初设想的是联营模式,但此后的发展中却是自营模式占据了主导。招股书中也披露,找钢网近两年的业绩平稳增长,主要由于自营模式下的钢铁贸易业务销售增加,以及在较少程度上由于配套服务的收入增加,部分抵消了联营模式下的钢铁贸易业务销售的減少。
 
数据上,2015、2016、2017年找钢网营收规模分别约为人民币61亿元(人民币)、90亿元、175亿元;及由2017年上半年的72亿元增长至2018 年上半年的87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自营业务的总收入占整体收入的98%,分别为2015年的60亿元、2016年87亿元、2017年172亿元,2018年上半年86亿元。
 
找钢网的隐忧
 
有业内人士认为,自营收入占比高达98%,这让找钢网看起来更像是一家纯钢铁贸易公司,而不是互联网平台型公司。
 
而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其中一条是:在自营模式里,找钢网依赖钢材制造商供应钢铁产品,若双方无法维持良好关系,或失去该供应商,其业务及财务表现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找钢网过去两年间的业绩突飞猛进,有部分原因是国家宏观经济大环境趋势向好带动了钢铁行情的高涨。消极的一面则是,历史上每次钢铁行情趋紧,都会有一大批钢贸企业破产。
 
另一方面,找钢网的规模及业务模式必定会产生大量存货,如何有效管理库存是其需要直面的一个巨大的挑战。据披露,找钢网的存货一直以来都持增长趋势,从2015年的2.03亿元,到2016年的7.38亿元,再到2017年的8.04亿元。对应地,其存货周转天数也在延长,三年内分别为15.5天、19.8天及16.6天;2018年上半年,存货周转天数已达到17.6天。 
 
此外,尽管其毛利率从2017年上半年的1.0%增长至2018年上半年的2.1%,但整体毛利率不到3%的现状,找钢网离它的天花板越来越近。如果按照3亿吨的市场容量来看,即使找钢网牢牢占据市场第一,其利润也并不丰厚。那么彼时,找钢网的新出路在哪里? 
 
找钢网高级副总裁郎永淳接受媒体访问时曾表示,未来找钢网需要分别在横向和纵向发展。横向是指扩大品类。找钢网目前主要做的是低利润率的普碳钢,交易量大,但毛利很低。如今他们开始把触角伸向高附加值的钢管领域。
 
纵向则指,找钢网不能仅停留在打通钢厂到用户之间的流通环节,还要进入到产业链的上游,甚至直接涉足到矿山的开发。与此同时,胖猫物流、供应链金融和已经建立的大数据联盟则要深挖钢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生态圈。 
 
然而,从数据报表来看,2017年找钢网包括物流服务、仓储加工服务、供应链融资、大数据服务在内的整个配套服务板块的收入仅为8900万元,占总收入的0.5%。 
 
显而易见,就目前而言该态系统要形成业绩,的确还需要很长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在各个环节都参与的“全”和客户服务的“好”找到一个平衡点,将是找钢网需要面对的另一个挑战。
 
随着2C消费互联网逐渐成熟,行业格局趋于稳定,集中度也不断提高。而中国B2B的发展已经基本实现了从早期的“会员+广告+资讯”的互联网黄页模式,转向了以找钢网为代表的交易型B2B电商平台模式,被视为互联网下半场中下一个巨头的诞生地。 
 

上市公司PR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