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强联IPO前途渺茫:负责人被拘留、涉及多起法律纠纷
近日,洛阳新强联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强联”)申报期间,企业负责人被行政拘留,这估计是很多IPO企业不愿见到的事情。
近日,洛阳新强联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强联”)申报期间,企业负责人被行政拘留,这估计是很多IPO企业不愿见到的事情。
然而,对于企业负责人被行政拘留一事,新强联却未在申报稿中说明。其背后暴露出企业更多问题。
负责人被拘留
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网显示,2019年10月24日,从洛阳市污染防治攻坚办获悉,洛阳市从严从重查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近日有5家企业被查封,9家企业负责人被拘留,其中,新强联因违反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要求,违规生产,公安机关对企业相关负责人依法行政拘留。
对此,一位律师向IPO日报表示,企业负责人被行政拘留是一件影响很不好的事情,这对企业IPO的负面影响较大。
需要指出的是,IPO日报发现,其实新强联还存在多起法律诉讼。
天眼查显示,新强联涉及15起法律诉讼案件,历史法律诉讼有12起,并且大多属于买卖合同纠纷,如新强联与江苏威和重工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新强联与无锡三和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等。
企查查数据显示,新强联涉及39起法律诉讼,其中30起裁判文书,案由主要是买卖合同纠纷。
与此同时,2015年11月,新强联被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定为被执行人,被河南省新安县人民法院判定为失信被执行人。
从新强联上述事件可以看出,其历史前沿存在较大的瑕疵。
客户集中,区域集中
除了上述情况外,IPO日报发现,新强联还存在客户集中度高的情况。
报告期内,新强联由前五大客户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4568.71万元、28075.04万元、30349.16万元、21331.19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69.11%、75.75%、66.39%、77.3%,公司每年至少有六成收入是来自前五大客户。
对此,新强联表示,虽然公司与主要客户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其为公司带来持续的订单,但一旦个别客户经营出现问题,或者公司对其服务出现问题,影响到双方的合作,则会给公司经营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同时,新强联收入的区域集中性也较高。
报告期内,新强联在华中地区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8099.7万元、21204.26万元、25262.33万元、13962.99万元,分别占当期主营业收入的51.98%、58.62%、56.95%、51.56%。
对此,新强联表示,一旦华中地区市场竞争加剧或投资量大幅下滑,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子公司影响
圣久锻件是新强联的子公司,2016年-2018年,母公司新强联均未在经营上赚取到现金,而在上述时间段内,圣久锻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609.23万元、5966.19万元、2428.96万元、-3910.94万元。
为何之前身处赚现金“C位”的子公司圣久锻件,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下降,特别是2019年上半年,其在经营上已经净流出了近4000万元的现金?
另外,比较奇怪的是,通过新强联合并以及其母公司的财务报表可以计算出,2016年-2018年和2019年1月-6月,圣久锻件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498.26万元、8044.53万元、12693.97万元、8425.39万元。
也就是说,圣久锻件在2016年实现5498.26万元收入的情况下,却在经营活动中赚到了6609.23万元的现金,它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