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市动态 > IPO > 海尔生物IPO:六轮问询终闯关成功 物联网生物前景看好

海尔生物IPO:六轮问询终闯关成功 物联网生物前景看好

IPO2019-07-31 1570来源:互联网
海尔生物背靠海尔集团这棵“大树”,后者给予了专利使用、营销体系上的帮助,海尔生物业绩得以迅速增长,成为其成功闯关科创板的底气。
海尔生物背靠海尔集团这棵“大树”,后者给予了专利使用、营销体系上的帮助,海尔生物业绩得以迅速增长,成为其成功闯关科创板的底气。
 
不过,正是海尔生物与海尔集团错综复杂的关系,使海尔生物独立性遭到了质疑。
海尔生物曾于去年10月赴港上市,但随着科创板的开闸,海尔生物迅速改道,于今年4月向上交所提交了招股书并获受理。据招股书,海尔生物拟募资约10亿元,用于加大研发和销售投入。
 
2016年-2018年,海尔生物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7.4%、13.34%、10.74%,这在149家科创板企业中,处于中上水平。专利方面,截至2019年2月28日,海尔生物及子公司合计拥有专利177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
 
从核心技术人员来看,6位技术人员均是行业内资深人士。总经理刘占杰是制冷行业内的技术专家,曾于2001年5月至2005年10月任海尔集团低温技术研究所所长;副总经理陈海涛主要负责公司产品研发,曾于2013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另外4位核心技术人员张江涛、巩燚、刘吉元、滕培坤均有多年海尔系工作经历,在海尔生物创立之初就已加入。
 
研发人员的薪酬体系显示,核心技术人员年薪在40-70万元,甚至高于不少管理层,可见公司对研发的重视。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海尔集团背后的扶持。
 
据招股书,海尔集团通过间接控股和委托表决合计控制发行人55.80%股份所对应的表决权,系海尔生物的实际控制人。
 
海尔生物主营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为生物样本库、血液安全、疫苗安全、药品及试剂安全等场景提供低温存储解决方案。这就让人嗅出一丝熟悉的味道,海尔品牌最早就是以冰箱业务起家,而海尔生物的核心管理层、核心技术人员等均有多年海尔系工作经历。
 
在其他资源上,海尔集团几乎也是尽其所能地“付出”。
 
据招股书,海尔生物可以持续、无偿使用“海尔”、“Haier”等相关许可商标;其生产经营的厂房也是向关联方租赁;此外,海尔生物能有如此多的专利发明,系与海尔集团共同注册或申请注册了多项专利权及专利申请权。
 
“目前来看,海尔生物在财务和行业方面没有明显的风险点,主要的风险点应该是运营的独立性。”7月29日,一位长期跟踪IPO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招股书中,保荐机构直言不讳地指出,报告期内,公司在有限公司阶段按照《公司法》等规定运行,未建立严格的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存在发生的部分关联交易未提交董事会或股东会批准的情形。公司改制设立后,在《公司章程》中对关联交易、对外投资等事项的决策权限与程序作出了规定。
 
这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迄今为止,海尔生物经历了六轮问询。
 
“关联交易涉及到定价的问题,存在比较大的风险,对公司负面影响是比较大的。”上述上海地区的大医疗行业投资人告诉记者。
 
不过,随着公众对生物制品存储安全的关注度提高,也有机构看好其行业前景。方正证券研报预计,2019年冷藏药品规模将达到390亿美元,销售额预计增长16%-17%,远高于常温生物药销售额的增长速度,药品试剂低温存储市场迎来新的增长机会。
 

上市公司PR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