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市动态 > IPO > 祥生医疗IPO:研发投入远低于同行、外销收入占比高达75%

祥生医疗IPO:研发投入远低于同行、外销收入占比高达75%

IPO2019-09-23 820来源:互联网
据上交所网站9月20日消息,科创板上市委2019年第28次审议会议将于9月30日上午召开,届时将审议无锡祥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祥生医疗)首发申请。
据上交所网站9月20日消息,科创板上市委2019年第28次审议会议将于9月30日上午召开,届时将审议无锡祥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祥生医疗)首发申请。
 
实力远不及头部公司
 
祥生医疗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对于公司产品的介绍有着详尽的说明,包括公司2011年推出了国内品牌首款平板彩超,发行人是全球范围最早提供同类产品的厂家之一;公司平板彩超技术国内领先,跟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也毫不逊色;成功推出PICC置管专用平板彩超,在临床应用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地位;公司笔记本彩超独有的旋风静音冷却系统,实现了功耗低、重量轻、待机时间长等优点,极为符合目前医疗过程中POC的临床诊断要求;公司开发的乳腺专用三维超声仪结合AI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可减少漏诊误诊、节约临床医生诊断时间、大大降低对医师操作的依赖,该产品正在申请产品注册证书,预计2020年推向市场,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却未针对性地披露相应风险。
 
却引发了上交所的批评,上交所在第一轮问询中直言不讳地表示“请发行人逐一提供支持上述披露的客观证据,删除广告和溢美之词,说明是否存在将战略合作伙伴产品归功自身优势的情况,并就部分产品尚未获得注册、同类竞品情况、市场开拓的难点及局限性等,有针对性地揭示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与国内的行业一哥迈瑞医疗相比,祥生医疗同样相差巨大。2016年至2018年,祥生医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2.72亿元和3.27亿元,这三年超声主机(包括彩超和黑白超)实现的营业收入在总营收中的比重分别为97.02%、91.84%和96.91%。
 
在研发投入方面,祥生医疗2016年至2018年的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2826.68万元、3311.58万元和4134.54万元。2018年,迈瑞医疗研发投入金额达到14.20亿元,同比增长25.50%。
 
上交所提出的问题就包括祥生医疗研发投入远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研发费用率亦低于平均值;祥生医疗在高端推车式彩超技术方面与迈瑞医疗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截至今年6月底,祥生医疗研发人员共205人,占员工总人数的32.8%,公司在研项目9项、在研技术24项。2016年至2018年,祥生医疗2826.68万元、3311.58万元和4134.54万元的研发费用远远低于行业很多公司,同期可比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平均值为4.27亿元、4.57亿元和5.6亿元。
 
祥生医疗的研发费用率为16.93%、12.19%和12.65%,而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为17.39%、15.98%和15.39%。由此可见,祥生医疗研发费用金额和研发费用率均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
 
毛利率相对较低
 
在科技水平和公司体量上祥生医疗都无法与迈瑞医疗、开立医疗等A股可比上市公司相比,那公司的盈利水平呢?
 
2016年至2018年,祥生医疗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7.49%、59.42%、61.14%,其中直销毛利率分别为66.81%、68.09%、64.95%,贴牌类直销毛利率分别为60.40%、54.85%、56.62%。而迈瑞医疗和开立医疗2016年至2018年的毛利润基本都超过70%。
 
根据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披露,祥生医疗除核心的软件和探头自主开发、自主生产外,其他电子元器件、结构件、线缆等原材料均直接向市场采购,故材料成本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比例较高,报告期直接材料占比在81%至84%。
 
祥生医疗表示,公司销售收入与同行业可比公司迈瑞医疗、开立医疗相比,毛利率差异主要在于公司具有“外销占比高、直销占比低”的明显特点。
 
具体而言就是,祥生医疗外销占比高,2016年至2018年,迈瑞医疗外销收入占比在40%至50%、开立医疗外销收入占比在50%至60%,而祥生医疗外销收入高达75%,显著高于其他两家可比公司;迈瑞医疗、开立医疗可比祥生医疗内销收入大,呈现“高毛利、高费用”的特点。
 

上市公司PR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