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装夹具起家的博众精工,转向自动化设备(线)、治具类产品和核心零部件产品的研发和集成应用,成功摘下苹果之后,业绩一路狂飙。 博众精工2016年-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
生产工装夹具起家的博众精工,转向自动化设备(线)、治具类产品和核心零部件产品的研发和集成应用,成功“摘下苹果”之后,业绩一路狂飙。
博众精工2016年-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5,030.46万元、199,136.53万元、251,751.29万元,环比增长27.43%。随着博众精工IPO上会审核的临近,背后也暴露出公司许多问题。
五成营收靠第一大客户苹果公司
榜上苹果公司之后,公司营收增长迅速。2016、2017年、2018年,博众精工营业收入分别为15.50亿元、19.91亿元和25.18亿元,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2.60亿元、2.82亿元和3.07亿元。其中,来自于苹果公司的销售收入分别为9.15亿元(占比59.09%)、12.82亿元(占比64.45%)和11.87亿元(占比47.21%)。
由于我国消费电子产品近几年的异军突起,2018年苹果在全球的营业收入“不进反退”。苹果业绩“下滑”势必会影响“苹果”树下的博众精工,公司未来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值得考量。
除去这点风险外,不断在新能源行业“试水”,2018年度公司蔚来汽车成为了公司第二大客户,全年贡献营收21,223.67万元。公司想在新能源行业“插一脚”之心在其募投项目中可见一斑,公司此次IPO拟募集约11亿资金,其中9,197.83万元用于汽车、新能源行业自动化设备产业化建设项目。且不说公司能否“夺食”成功,就算成功也会给公司带来新的问题。
营收高但收款难
受制于大客户“依赖症”,公司议价能力较弱。一方面,公司承受着苹果公司的成本转嫁,产品单价由2016年27.95万元每台降至2018年的22.94万元每台,利润空间减少。另一方面,公司收款难度大,应收账款高企。2016年-2018年,博众精工应收账款分别为4.6亿元、9.2亿元和8.7亿元,占资产总额比例的29.52%、40.14%和30.34%。
紧张的资金链使得公司一直是举债前行,2016年-2018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7.76%、64.24%和60.76%,如此高的杠杆率会进一步增加公司成本,缩减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