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市动态 > IPO > 百威IPO终止:原计划募集700多亿偿还债务 却因过高招股价市场遇冷

百威IPO终止:原计划募集700多亿偿还债务 却因过高招股价市场遇冷

IPO2019-07-18 557来源:互联网
近日,全球最大啤酒品牌百威英博的亚太业务板块百威亚太基于多项因素的考虑终止在港的IPO计划。
近日,全球最大啤酒品牌百威英博的亚太业务板块百威亚太基于多项因素的考虑终止在港的IPO计划。
 
从招股书可以发现,本次百威亚太上市所募集的资金全部用于偿债,一部分用于偿还韩国业务转入百威亚太所产生的债务,另一部分则是用于偿还百威集团的债务。
 
随着本次IPO的终止,百威集团还要面临债务压顶的烦恼。并且百威亚太较高的商誉、无形资产也会对自身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招股价高,IPO叫停
 
7月14日晚间,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威亚太”)发布公告表示,全球发售不予进行。该公司称,基于考虑多项因素,包括现行市况,百威亚太与联席代表磋商后,已决定不予进行全球发售及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计划。
 
据了解,百威亚太本次在全球发售的股份数目为16.27亿股,香港发售股份数目8132.7万股,国际发售股份数目15.45亿股份。发售价范围为40港元~47港元,百威亚太本次IPO扣除部分费用后,将会募得636.43亿港元~748.57亿港元。
 
有媒体报道,本次百威亚太IPO叫停是由于百威亚太的招股价过高,机构投资者认为应该将价格调低,但是百威亚太相关管理层持相反态度,导致产生矛盾,并且,该公司股票在国际市场遇冷。
 
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表示,百威亚太的单飞是因为百威集团现在整体的资金比较紧缺,所以百威集团想将优质亚太业务板块拆分出来,进行独立上市,来缓解资金压力。“但是百威集团内部、股东、投资者肯定是反对的,并且招股价有点偏高的情况下,遇到不太确定的外部经济环境,效果也不是非常明朗,所以这也是百威亚太暂停IPO的一个节点。”
 
业内人士表示:从自身品牌和自身规模以及母公司规模来看,百威亚太有底气不寻求基石投资者,没有基石投资者的百威亚太交投会活跃,同时也可以防止基石投资者大规模抛售股票时,股价下跌。
 
“但是没有基石投资者也会有负面影响,有可能部分投资者会因为没有机构、投资者背书而不信任该企业发展,并且由于百威集团负债较高,会使投资者失去投资的兴趣。”上述人士认为。
 
偿债的募集资金打水漂,百威英博债务攀升
 
公开资料显示,百威亚太原本募集资金所得款项净额,将全部实时用于偿还应付百威集团附属公司的贷款以完成重组。
 
据了解,百威亚太所披露的两项债务中的韩国债务是在上市之前,韩国的业务转移到百威亚太所产生,而另一项则是百威亚太母公司百威集团的债务。
 
有分析认为,募集资金的净额是用来偿还母公司附属公司的贷款,虽然可以缓解母公司的资金流,但是杯水车薪,并且百威亚太已决定要独立上市,还要用部分募集资金来为母公司偿债,在投资者看来对百威亚太益处较少,导致投资者放弃申购,这也有可能是百威亚太叫停上市的原因之一。
 
百威亚太2017年及2018年,收入分别为77.9亿美元及84.59亿美元,内生增长6.1%;2017年及2018年的纯利分别为10.77亿美元及14.09亿美元。
 
从上市公司招募书数据看,该公司业绩表现虽然稳定,但是百威亚太自身也背负着巨额商誉,一旦发生商誉减值,将会影响企业的经营、财务状况。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百威亚太商誉132亿美元 (占总资产约51%)及其他无形资产44亿美元(占总资产约17%)。
 
百威亚太也承认资产负债表列有巨额商誉和无形资产,商誉或其他无形资产减值将对百威亚太的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构成不利影响。
 
 
 
 

上市公司PR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