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筑博设计再次冲刺IPO。较2016年净利润下滑后,营收同比增长约21%,净利润同比增52%。不过,筑博设计业绩增长的同时,应收账款的暴增以及应收款结构变化依旧存在问题。
现如今,筑博设计再次冲刺IPO。较2016年净利润下滑后,营收同比增长约21%,净利润同比增52%。不过,筑博设计业绩增长的同时,应收账款的暴增以及应收款结构变化依旧存在问题。
应收账款曾短暂大增
成立于1996年的筑博设计,称自身处于国内“民营建筑设计企业第一梯队”。万科、保利地产、金地集团、新城控股等大中型房企都是筑博设计的客户。
2015年底,筑博设计应收账款为7372.25万元,到2016年底,筑博设计应收账款增长至1.89亿元,大增1.16亿元,增幅约157%。
2018年,保利地产、万科、金地集团分别为筑博设计贡献的营收达到1.36亿元、7544.14万元和3315.68万元,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6.21%、8.96%和3.94%。这3家房企也是当年筑博设计前三大客户。
虽然为不少大中型房企提供服务,但近年来筑博设计似乎“要账”很难。截至2018年底,筑博设计应收账款账面净额约为1.99亿元,占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为27.02%,占总资产的比例达到20.06%。
大量的应收款,成为筑博设计的潜在“隐患”。在招股书(申报稿)中,筑博设计披露了公司应收账款前五名的情况,不过这很难代表公司整体应收款的情况。毕竟,到去年底公司应收账款前五名合计为2475.81万元,只占到整体应收款的9.66%。
到2018年底,贵州恒丰伟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丰伟业)欠筑博设计的钱最多,达到866万元,占总应收账款的3.38%。而2016年和2017年,恒丰伟业只欠了442.34万元和435.13万元。
应收账款结构明显恶化
近年来,筑博设计的业绩有了明显增长。2015~2018年,筑博设计的营业总收入由6.26亿元增长至8.42亿元,同期公司净利润由8066.11万元增长至1.2亿元。
2018年,筑博设计净利润更是增逾52%。但是这一年的时代背景是,国内房地产市场从严调控、坚持“房住不炒”,连万科都在高喊“活下去”,能够有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不过,筑博设计的同行似乎就没有这么“给力”。
招股书(申报稿)中,筑博设计列举了4个同行。除启迪设计外,其他3家去年净利润增速,都明显不如筑博设计。2018年,山鼎设计、汉嘉设计和华阳国际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9.75%、25.08%和24.69%。
业绩增长背后,筑博设计的应收款大幅增长,在结构上也明显恶化。
3年以上的应收款绝对额和占比增长都较快。2016~2018年,筑博设计3年以上的应收款分别达到1291.8万元、1679.74万元和2882.24万元,占比分别为5.67%、7.55%和11.25%。
2017年和2018年,筑博设计3年以上的应收款分别同比增长约30%和72%。而按照筑博设计的计提规则,对于3年以上的应收款,筑博设计会计提100%的损失,也就是说基本上被公司认为是“坏账”了。
应收账款的增长与结构的变化,已给筑博设计现金流造成了一定压力。2018年度,筑博设计的每股净现金流量为负,为-1.1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