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上市动态 > IPO > 中英科技再次IPO:低研发占比高毛利率存疑 家族裙带的突击入股

中英科技再次IPO:低研发占比高毛利率存疑 家族裙带的突击入股

IPO2019-10-24 1752来源:互联网
2019年10月24日,再次冲击资本市场的常州中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英科技)又即将迎来决定其命运的关键时刻在今日召开的第十八届发审委2019年第154次工作会议上,中英科技的第
2019年10月24日,再次冲击资本市场的常州中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英科技”)又即将迎来决定其命运的关键时刻——在今日召开的第十八届发审委2019年第154次工作会议上,中英科技的第二次IPO申请将上会受审。
 
以高科技壁垒与高毛利率为上市噱头的中英科技,如果此次IPO未能最终成行,那么其之后的资本化机会也将随着这些优势的尽失而愈加渺茫。
 
中英科技低研发占比高毛利率存疑
 
据斯时中英科技初版招股书显示,其在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这三年一期中,毛利率分别高达46.9%、53.5%、59.11%和57.08%,而同期可比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毛利率仅为36.79%、34.25%、35.11%和35.17%,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同期作为该行业的龙头企业的生益科技,毛利率仅维持在20%左右。
 
在中英科技最新再次申请IPO的申报稿中,其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因原材料涨价等因素,毛利率虽然分别下滑至47.91%和47.87%,但依然大幅领先高于行业平均毛利率10余个百分点。
 
对于毛利率异于行业同比企业,中英科技解释称,这是由于公司主营业务技术门槛高、同类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但竞争厂商少而导致公司能够获得较高的产品附加值。
 
“中英科技年营收仅一个多亿,这在行业中只能算小规模企业。说到科技含量,它研发人员仅有18人,而核心研发团队包括实控人俞卫忠和其子俞丞一共仅4人,其中学历最高的一位复旦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冯凯,也还是2016年才加入其中。”上述接近中英科技的知情人士坦言,这样的技术团队与经营规模,真的能形成高毛利产品与市场壁垒吗?
 
中英科技虽然一再强调其技术门槛的高企,但研发费用的投入也不得不让人质疑其技术真实的含金量。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中,中英科技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仅为4.35%、4.58%、5.14%和4.31%,而同期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值则为5.68%、6.23%、6.62%、7.03%。
 
用最少的研发费用便创造出技术含量最牛的产品,更获得比同行业产品高出50%的毛利率。按照最基本的商业逻辑而言,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存在。
 
中英科技家族裙带的突击入股
 
中英科技实控人为俞卫忠一家三口,俞卫忠及其妻戴丽芳分别直接持有中英科技此次IPO发行前31.43%和10.48%的股份,其子俞丞持有23.25%。
 
在中英科技此次IPO审核前的股东名单中,除了实控人俞卫忠一家三口外,还有十余位自然人也榜上有名,这些并不在中英科技中任职,看似与企业毫无瓜葛的自然人,在其首次递交IPO申请的前六个月内突击入股,他们的真实身份大部分皆为俞家的亲朋好友。
 
虽然这些亲朋故友所持股比例并不算大,但一旦中英科技IPO成功,这其中的每个人都将获得一笔至少数十万的不菲意外之财,众享资本盛宴。
 

上市公司PR人社群